科室: 急診科 副主任醫師 趙成進

  膽結石是常見疾病,在我國,其發病率達10%左右。女性患者多見,尤其是較肥胖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膽結石是膽管(膽囊)癌的致病因素之一。臨床證實,約有1/3的膽管癌患者合併有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中,肝內膽管腫瘤發病率約為2%~15%。
  膽管癌是指原發於左右肝管匯合部至膽總管下端的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多為50~70歲,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我國膽管癌的發病率較消化道其他惡性腫瘤,如胃腸、肝等腫瘤少見,但預後較差。姑息治療或未治療平均生存幾個月,很少超過1年,即使手術切除也很少超過5年。因此,膽管癌的防治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癒該病的關鍵。
  1、膽結石是能誘發膽管癌
  為何膽結石容易誘發膽管癌?這是由於膽內反覆出現的炎症、結石、寄生蟲等長期在膽內摩擦,致使膽內細胞發生癌變。特別是膽結石反覆發作時,可致膽管反覆感染,出現炎症、黃疸等症狀,更容易誘發膽管癌的發生。
  膽結石不僅能誘發癌症的發生,還可能誤導醫生對膽管癌的診斷,干擾患者對膽管癌的認識。現在,有不少患者通過常規體檢及早檢查出膽管癌,或通過結石手術前體檢發現。但是,仍有很多患者是在癌症中後期,因出現疼痛症狀才發現患上膽管癌的,甚至有的患者誤把膽管癌合併的結石當成是單純的結石病,把食慾差、上腹部隱痛等明顯早期症狀誤認為是胃病,以致延遲發現膽管癌。

  2、臨床表現
  膽管癌的早期臨床表現主要為上腹部不適,以及不斷髮展的黃疸、食慾不振、消瘦、瘙癢等。如合併膽結石及膽管感染,可有發冷、發熱等。如癌腫位於一側肝管,開始常無症狀,當影響至對側肝管開口時,才出現阻塞性黃疸。膽管中部癌不伴有膽石及感染,多為無痛、阻塞和發展較快的黃疸。如是膽總管下端部腫瘤,則可觸控到腫大的膽囊。如腫瘤破潰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貧血等表現。因為早期症狀和結石病很像,許多患者會將膽管癌的早期症狀誤認為是膽結石病。
  3、高危人群
  臨床上哪些人更易患膽管癌呢?目前,專家認為,下列人群需特別警惕
  中年以上的人,特別是肥胖婦女,要定期進行B超檢查,發現有膽囊炎、膽結石或息肉等,須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癌前病變患者,如膽囊腺瘤和膽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需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同時,杜絕可能引起癌變的誘因,如長期進食高脂肪食物、酗酒等;40歲以上患有膽結石,並長期反覆發作,同時伴有炎症、黃疸等症狀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膽管是否有癌變傾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