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發現甲狀腺腫瘤呢
甲狀腺腫瘤通過詢問病史,做CT、B超、甲狀腺同位素掃描,甲狀腺功能等檢查不難診斷,必要時可經穿刺細胞學檢查來確診。由於各種檢查都無法完全排除甲狀腺癌的可能,故建議甲狀腺腫塊患者應儘早手術治療,這樣既可以明確診斷,同時也切除了病灶。
1、超聲波檢查:B超可以明確甲狀腺腫塊是囊性還是實質性,還可以觀察腫塊的血流情況,若甲狀腺腫瘤內血流豐富者有惡變可能。
2、甲狀腺吸131碘率測定 無論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甲狀腺吸131碘率多為正常,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可以偏高。
3、甲狀腺核素掃描:
①溫結節:多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的可能較小。
②熱結節:幾乎均為良性。
③冷結節:甲狀腺癌均為冷結節,其邊緣一般較為模糊,但冷結節不一定都是癌腫的表現。良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結節內常由於血液迴圈不良發生退行性變形成囊腫,也可表現為冷結節,不過其邊緣多清晰可見;而甲狀腺瘤雖多表現為溫涼結節,但也可是冷結節。
4、甲狀腺功能檢查各項功能指標多正常。
5、頸部×線檢查:當甲狀腺腫瘤巨大時,可見氣管受壓或移位,部分瘤體內可見鈣化影像。
6、穿刺細胞學檢查:可進一步明確甲狀腺結節的性質,診斷準確率達80%以上。
甲狀腺腫瘤的病因是什麼
甲狀腺腫瘤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中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少數為癌、肉瘤、惡性淋巴瘤等,該病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男女發病比例約:1:2 ~3。
甲狀腺腫瘤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對於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病因討論最多有二:一是放射線,二是地方性甲狀腺腫。
常見的甲狀腺腫瘤有哪些
橋本氏甲狀腺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女性(95%),30~60歲多發,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可無症狀,當出現甲狀腺腫時病程已達2~4年。許多患者沒有咽部不適,10%~20%患者有區域性壓迫症狀或甲狀腺區隱痛。臨床表現多為雙側甲狀腺瀰漫性對稱性腫大;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滴度高,甲狀腺激素T3、T4正常或低下。橋本氏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癌的發生率為1%~20%。
甲狀腺腫:女性多見,目前病因不太明確,可能與碘缺乏、吸菸、遺傳因素等有一定的關係。由於甲狀腺位於頸前部,甲狀腺腫瘤易向外生長,故容易被發現,患者常常主訴頸部變粗或衣領發緊。甲狀腺腫早期表現為瀰漫性甲狀腺腫,晚期則表現為結節形成。甲狀腺腫一般無疼痛,如結節內出血則可出現疼痛;當結節囊內出血可加重呼吸困難,若壓迫食管引起吞嚥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痺、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如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質硬、活動性欠佳,應警惕惡變的可能,癌變率為5%~10%。
頸部B超是判斷甲狀腺腫最可靠的方法。B超能檢測出2~4毫米的小結節,因此B超能發現體檢觸控不到的結節。成人甲狀腺結節只有4%~7%是體檢發現,而近70%是B超發現的。
一般來講,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和血清T3、T4水平均處於正常狀態。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是反映甲狀腺功能的最好指標,亞臨床甲亢呈現TSH水平下降。
甲狀腺腺瘤以20~40歲女性最常見,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憤怒或憂鬱愁悶,其次與生活環境(如水土、飲食)以及體質等因素有關。本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症狀,往往是在體檢時B超發現。甲狀腺腺瘤是以頸前腫塊侷限於一處,卵圓型,形似核桃,多數為單發,表面光滑,質地堅韌,邊界清,隨吞嚥上下活動。當腫瘤內有出血時,腫塊可迅速增大,並伴有區域性疼痛,這些症狀可在1~2周內消失。少數腫瘤較大者可有壓迫症狀,頸部淋巴結一般無腫大。除伴發甲亢外,甲狀腺功能多正常,同位素掃描多為冷結節或涼結節。B超掃描為實質性腫物,囊內出血或囊性變者表現為囊性腫物。頸部×線偶見腫瘤內鈣化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