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骨科 主治醫師 陳穎璞

  很多骨折術後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和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往往遺留骨折附近關節功能障礙,導致患者勞動力的喪失甚至帶來終身的不便和痛苦。

  在我國,經濟雖然飛速發展,可是“重臨床,輕康復”的理論卻一直存在,很多骨科醫生在"AO"理論的指導下,往往在給予術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囑咐患者依然制動(經常能看到一些病人自述“醫生給我打了石膏讓我回家休養,結果我以為100天后就好了,結果現在腿像一根棍”),骨科術後的患者在住院期間通常接受不到早期的康復治療,出院時也得不到詳盡的康復指導,甚至有一些患者出院時對康復完全沒有概念。正因如此,康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體現了出來。

  目前市面較流行的康復學教材已經提出了術後第一天就在能夠忍受的情況下CPM等鍛鍊,可是現實是什麼呢?患者術後就出院在回家了。由於缺乏專業的指導,患者又不是專業人士,加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傷筋動骨一百天”,因此多數患者採取靜養、基本不動的做法。保守起見,讓骨頭長長牢吧.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展,希望您至術後4周之內,來醫院進行術後康復指導。經過4周左右,四肢骨折部位都有一個初步的癒合。這個階段是康復的“黃金期”,經過查體後,應該可以發現區域性的一些問題,從而給予合理的治療及康復手段。而此時大多數醫院的骨科醫生都會讓患者自行回家多活動活動多練習練習,至於詳盡的和專業的康復指導則無從談及。(這是因為骨科醫生擅長的是手術而不是康復)患者這次複診完會被要求1-2月後再來骨科複診。

  一般來說,術後6周-3個月骨折術後康復的“白銀期”,絕大多數病人骨折初步癒合,另一方面此時的康復療也很明顯。可是現實是,大多數患者因為得不到骨科醫生的推薦,自己又缺乏這方面的常識,依然得不到康復科的專業治療。不可否認還是有一定數量的患者經過自身的鍛鍊可以基本恢復關節和肢體的功能,但同樣不可迴避的事實,我們在門診看到不少因為關節周圍或者關節內骨折,特別是一些全身多發骨折者由於錯過了康復的白銀期,最終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遺憾終生。

  術後3個月到術後半年,我們稱之為骨科康復的“終末期”,此期康復治療依然有效,只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跟關節強直、僵硬作鬥爭,需要依靠治療師的手法治療,如:關節鬆動術、JAS支具,PNF等方法來改善。經過較長時間高強度的康復治療,還是有機會最大可能的挽救已經喪失的關節功能,可是付出的東西與自己的得到療效,往往不成正比。

  有時,有一些患者術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因為關節強直,僵硬等功能障礙慕名而來,通常我們會建議患者行鬆解手術,術後再接受康復治療。也有患者拒絕手術,可是療效收效甚微(功能改善雖然有,往往難到達患者心理期待)。

  所以,骨折後,手術很重要,可是術後也需要及時跟上康復,否則可能出現骨折解剖對位,X線片下“完美”,可是功能卻很差的悲劇!

  術後何時來康復科就診?一般建議術後儘早來醫院給予正確的康復指導,等到2-4周,來康復科就診。一旦出現功能受限甚至傾向,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最好不要錯過了術後3月的”白銀期“,半年後甚至更久,那就可以考慮手術後再行康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