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治醫師 張生

  功能性遺糞症,也稱非器質性遺糞症,又稱功能性大便失禁,屬排洩功能障礙,是指4週歲左右的兒童,在無器質性疾病情況下仍在廁所以外的場所不自主地排出正常糞便的過程,至少每月1次,並且持續3個月以上。一般排便多數是在內褲,有時糞塊落在屋角、幼兒園和學校的走廊、公園等場所。排便多數發生在兒童站立的時候,特別是運動中、步行時、玩耍時,甚至洗澡時排便,致使糞塊浮在澡盆中。大便性狀正常,並非腹瀉,軀體檢查無異常。

  功能性遺糞症的發生率報道不一。有調查發現5~6歲兒童的發病率為4.1%,11~12歲兒童的發病率為1. 6%,且男童和貧困地區兒童發生率相對較高。同時調查發現僅37. 7%的5~6歲遺糞症兒童和27. 4%的11~12歲患兒曾因該問題就診。另有研究報道,4~7歲兒童的發病率為1%~3%,其性別之比(男:女)為2. 5~ 6. 0:1;各年齡段發生率不同,4歲佔2. 8%,5歲佔2. 2%,6歲佔1. 9%,7~8歲佔1. 5%,10~11歲佔1. 6%。其發生率差異原因之一可能與上述診斷標準不一和調查人群有關,但這些資料均大大高於臨床醫師的估計。

  兒童功能性遺糞症的病因多種多樣,涉及家庭、學校、環境及人際關係等方面,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發生機制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延遲、教育方法不當及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

  許多調查資料顯示兒童功能性遺糞症與功能性便祕有密切關係。兒童便祕很常見,其發病率在0. 3% ~ 28%,且多為功能性的,約80%的兒童在5年內可徹底治癒,但合併有功能性遺糞症者則較難治癒。有便祕症狀的兒童有79%發生大便失禁。在失控性排便兒童中有95%伴功能性便祕。便祕是糞便長時間瀦留在直腸內,使直腸過度擴張和受體的感受性降低。直腸遠端過度膨脹後,直腸運動感覺功能受損,引起肛門括約肌的自發鬆弛,當直腸內積滿糞便,其壓力超過括約肌收縮力時,則很可能會引起遺糞,形成便祕和遺糞症狀同時存在。這種大便失禁常以兩種方式發生: 一種是直腸近端。在腸內新形成的糞便從堵塞在遠端結腸或直腸的糞塊周圍或中間漏出;一種是當糞塊在直腸內蓄積到一定程度後,病兒對過渡擴張的腸壁感覺遲鈍,難以形成有效的排便反射,糞團就失控性的掉到褲襠中了,因而把這些伴有便祕症狀的大便失禁稱為大便沾染。所以便祕是導致遺糞症最常見的前期症狀。

  強烈的精神刺激、過度的情緒激動和嚴重的精神創傷對大腦皮質的排便中樞有抑制作用,可導致其不能完成正常的排便動作,結果肛門失去控制使大便溢位。如果在養成良好排便習慣的關鍵時期,有重大不良事件使兒童心理極度恐懼或精神抑制,將影響其掌握排便要領和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使之不會選擇馬桶或便盆,而引起遺糞症。多數5歲以上的遺糞症患兒易繼發心理問題,有些學齡期兒童因學習負擔沉重或學習成績不良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訓斥、歧視,或由於粗暴的教育方式,產生心理矛盾而緊張焦慮,均可引起遺糞現象。

  目前有學者認為肛門括約肌的去神經支配是功能性遺糞症發生的原因之一,即支配肛門括約肌的神經損傷,主要是支配肛門外括約肌的陰部神經損傷所致,。Pakarinen 等研究發現,功能性遺糞症患者陰部神經末稍運動潛伏期較正常人明顯延長,以致神經傳導減慢,肛門括約肌不能及時舒縮導致遺糞發生。

  治療上首先要分析原因,我院普外二科引入的肛直腸測壓儀可以除外各種器質性病變。對於診斷該病有確診意義。一旦確診該病,應該從小兒飲食、排便習慣及心理方面找原因。對於便祕的兒童需給予適當的導瀉劑,並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飲食上注意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增加食物的品種、類別,防止飲食過於精細化。對於有心理壓力的兒童應該減少對患兒的批評,告知學校老師多鼓勵兒童,如果有便意應該告訴老師和父母,防止憋便最後引起排便反射遲鈍而出現失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