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腦病科 主任醫師 丁元慶

  隨著抑鬱症發病率的升高以及臨床醫師對抑鬱症識別率的不斷提高,同時,抑鬱症患者對中醫藥治療的需求增加,中醫藥對抑鬱症證治研究在不斷擴充套件。但在理論與臨床研究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重新加以認識。其中抑鬱症是否可以歸屬中醫“鬱證”範疇、抑鬱症病機與治法等方面的問題,正在成為中醫研究抑鬱症的熱點與難點。

  一、抑鬱症不能等同於鬱證

  (一)抑鬱症與鬱證所述內容不同 一些醫家與研究人員認為抑鬱症應歸屬“鬱證”範疇。縱觀近年來抑鬱症研究的中醫藥文獻特別是研究生學位論文,多數將抑鬱症歸屬於鬱證範疇。進而,借鑑鬱證理論與臨床研究文獻從事抑鬱症研究。

  仔細分析抑鬱症特徵與臨床所見,可以發現二者實則不同。六、七版《中醫內科學》教材對鬱證給予相同的定義:“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從其描述的證候來看,鬱證表現大多屬於“癔症”、“神經官能症”之類。

  結合臨床所見,中醫對鬱證症狀的描述也多應診斷為“癔症”、“神經官能症”。相對應的治法以及方藥如逍遙散、丹梔逍遙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臨床也是以治療“癔症”、“神經官能症”更為有效。這已為臨床實踐所驗證,一些從事精神病專科臨床的醫師也有相同的經驗。

  (二)抑鬱症特徵分析 抑鬱症以持續的心境低落為特徵,其中精力不足、動力缺乏、易疲勞是其突出特點與核心症狀;這在鬱證基本是不具備的。此外,精神運動遲滯、自責自罪、生活能力下降、自殺等臨床表現也是鬱證患者不會發生的。其中特別是輕生、自殺,這在從古到今的常見中醫“鬱證”文獻中難以找到明確的記載。

  總之,抑鬱症以“懶”、“呆”、“變”、“憂”、“慮”等缺乏激情的臨床表現為主證,顯然,鬱證與抑鬱症不能混為一談。

  (三)病名不必借鑑“鬱證” 抑鬱症與鬱證在臨床表現方面存在根本差異,據此認為,抑鬱症不能從屬於“鬱證”範疇。概念混淆,只會妨礙對抑鬱症危害的認識,也會影響對抑鬱症的防治研究思路。名正則言順,故建議參照對“SARS”的認識與命名思路,在中醫臨床及其研究中直接以“抑鬱症”為病名,則診斷、療效辨證中西醫一致,既規範,又便於學術交流,同時還可避免不必要的混亂。

  (四)抑鬱症與鬱證病因不同 精神刺激、情緒不暢,或許是鬱證與抑鬱症相同之處。但深入分析,則會發現,其間同中有別,而且差別甚大。鬱證起於情志刺激,氣機不暢;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對鬱證的病因病機認識是“鬱證的病因總屬情志所傷,發病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其次涉及心、脾、肝失疏洩、脾失健運、心失所養、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是鬱證的主要病機。”

  抑鬱症有內源性與外源性以及繼發性三種情形。內源性抑鬱症可以沒有明顯原因,外源性抑鬱症常常與負性生活事件相關,而精神情緒變化即通常所說的病因,僅僅是一種誘因;繼發性抑鬱症則是因病而生,此時張介賓“因病致鬱”的學術觀點可以借鑑。因此,抑鬱症在病因方面顯然與鬱證不同。

  二、抑鬱症病因病機分析

  既然沒有與抑鬱症相對應的病證,那麼,在病因病機方面也就沒有較為一致或類似的內容可以借鑑。雖然中醫對抑鬱症的研究正在廣泛開展,但在病機認識上並未達成較為一致的共識。因此,對抑鬱症病因病機需要認真分析、研究,以期不斷加深認識,逐步達成共識。

  抑鬱症是多因素、多表現的疾病症候群。其中突出的臨床表現以精力不足、動力缺乏、易疲勞為核心症狀;同時出現,精神運動遲滯、自責自罪、生活能力下降、睡眠障礙、飲食與體重變化以及自殺等。對上述臨床表現主要從心神與陽氣病變來認識。

  (一)抑鬱症病位在心腦 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府。為精神、意識所出之所。《靈樞・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神機在心,變由心出。抑鬱症心境低落、精力不足、疲乏無慾,恰是心不主令,神機不振之象。因此說,抑鬱症病位在心,常常涉及它髒,表現在神機不振,甚則神機頹廢,形神失常。

  心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又為一身之大主。陽氣主溫煦長養,鼓舞、溫暖、光明,為生機所在,也是生機之體現。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二)陽鬱神頹是抑鬱症的基本病機 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皆需陽氣之鼓舞,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神”字加以概括。人之所以能精神振奮,容光煥發,生機勃勃,其根本就在陽氣的昌盛。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陽因而上,為衛外者也”。陽氣主動,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以“懶”、“呆”、“憂”皆陽氣鬱結不得發越之故。

  簡而言之,抑鬱症病機主要是陽鬱不達,神機頹廢。陽鬱不達,失其溫暖、鼓舞、和煦、光明之機,即為抑鬱症之臨床所見。

  (三)陽氣鬱閉久生諸多變化 抑鬱症初期病在氣分,陽鬱氣結是其主要的、基本的病機改變。但鬱病日久,氣鬱不解,病變由氣及血,影響臟腑氣化,可以導致痰濁、瘀血內結,氣、痰、瘀交結,最多化熱化火的病理變化。痰濁瘀血結滯極易成為氣鬱熱結之窠臼,諸邪交結,難以速除,導致鬱病經久不愈,總以陽鬱不達為本。

  總之,抑鬱症病因病機不同於鬱證,不可混淆,需要根據抑鬱症的臨床表現來探索其病機,而鬱證理論中的適宜部分只能借鑑,不能全盤照抄。

  三、抑鬱症證治創新性思路與難點

  以《內經》陽氣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抑鬱症發病原理,創立宣陽開鬱,振奮神機之證治大法,形成抑鬱症證治的基本思路。

  (一)宣達陽氣,振奮神機治法為指導的抑鬱症證治 基於抑鬱症陽鬱神頹的病機認識,研究、理解《傷寒雜病論》學術思想與經方組成,嘗試運用經方治療抑鬱症,形成宣陽開鬱治法的系列證治,以應對抑鬱症臨床。

  (二)抑鬱症難治與復發 抑鬱症的難治問題是影響臨床治癒的核心,主要是患者以及醫師對抑鬱症臨床認識不足,同時也與患者不能堅持用藥或難以堅持長期服用中藥湯劑有關。

  (三)復發是抑鬱症臨床常見問題 療程不足是關鍵,劑型不便也是重要影響因素,醫師對抑鬱症療程的認識與臨床指導顯得尤為重要。臨床加強健康宣教十分重要 而研究適宜劑型已經成為臨床急需。

  (四)轉躁與雙相障礙的研究 大約10%左右的抑鬱症患者會出現轉躁的臨床變化,或表現為抑鬱與躁狂交替發作,即雙相障礙,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抑鬱症轉躁與雙相障礙可以借鑑對癲證與狂證轉化的病機認識及其證治經驗。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治療抑鬱症時宣陽開鬱不可過用辛熱溫燥之品,防其助陽化熱,從鬱轉躁。一旦轉躁,需充分發揮中醫理論與方藥的優勢,陰陽並調,但瀉火定志與宣陽開鬱皆要適度。

  (五)重視抑鬱症軀體症狀的研究與治療 軀體症狀為抑鬱症常見、有時還可能是主要臨床表現,其中以疼痛性軀體症狀最為常見。軀體症狀特別是疼痛性軀體症狀的疼痛嚴重程度與抑鬱症預後密切相關。因此,不能忽視軀體症狀的治療,軀體症狀的改善,可以提高抑鬱症治癒率。

  (六)從形神兼病探討抑鬱症軀體症狀的病機與治療。根據中醫形神相關理論,充分認識抑鬱症患者精神心理症狀與軀體症狀之間的關係,發揮中醫理論與方藥特色,逐步形成抑鬱症形神同治的方法與規律。

  (七)重度抑鬱症需要加強研究 重度抑鬱症是臨床治療的難點。患者精力不足、生活無能較為常見,其病機複雜,但陽氣痺鬱,神機伏匿是基本特點,如何振奮陽氣,啟用神機值得進一步探索。此時,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可或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