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衛建民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6例16側,男7例,女9例,年齡34-78歲(45.8±2.6歲)。手部肌肉無力5例、手及前臂尺側感覺麻木、減退13例,頸肩部感覺麻木4例,患肢血運隨體位變化7例。其中一例合併同側甲狀腺下極囊腫。所有患者術前均行MRI、CT、X線或B超等檢查排除定位體徵相關的頸椎病、區域性腫瘤等疾病。所有患者均有斜角肌間隙壓痛及放射痛。Adson試驗陽性者9例。

納入標準:符合陳德鬆提出之標準[3]:

1、頸臂疼痛、麻木、酸脹無力、畏涼,感覺異常、活動不利等病史;

2、感覺障礙以前臂內側及環小指明顯,斜角肌間隙壓痛明顯,並向上肢放射,可伴有患肢肌力減弱、肌萎縮、腱反射減弱或未引出;

3、五項症狀激發試驗(肩外展試驗Wright徵、斜角肌擠壓試驗Adson徵、上臂缺血試驗Roose徵、肋鎖擠壓試驗Eden徵及鎖骨上扣擊試驗Moselege徵)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陽性;

4、頸椎正側位X片未見頸肋、胸肋異常、第7頸椎橫突過長等先天畸形。

5、術前症狀反覆發作,均進行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

  2、手術方法

  採取仰臥位,臂叢+頸叢淺麻醉,鎖骨上窩橫行切口。術中橫斷二腹肌,結紮頸橫血管,顯露斜角肌間隙,保護膈神經,切斷前、中斜角肌靠近頸椎橫突的止點,探查發現小斜角肌對臂叢下幹壓迫者亦行小斜角肌切斷,對患肢發冷發白、橈動脈搏動隨體位有變化者行區域性鎖骨下動脈探查,根據探查行動脈外膜部分剝離,長度2-3cm。

  3、結果

  16側患者術後傷口均一期癒合,拆線時間5-7天。其中9例患者出院時症狀完全緩解,4例患者症狀明鮮減輕,2例患者症狀減輕不明顯,經脫水、理療、營養神經、止痛等處理後減輕。無效1例。良好率81.3%。所有患者均得到4月至1年的隨訪。13例患者3月內症狀緩解,麻木感消失、肌力回覆、疼痛消失,無復發。2例患者有夜間上臂疼痛中斷睡眠,須服止痛藥物的經歷。經保守治療後可緩解。1例患者術後症狀無減輕,患側上肢外展、前屈、後伸活動受限。

  4、討論

  4.1前斜角肌綜合症為胸廓出口綜合徵的一種型別,由於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靜脈在胸廓出口處受發生痙孿、肥厚、變性的前斜角肌所壓迫,其受壓部位多在橫跨第一肋處,常為臂叢下幹以及鎖骨下動靜脈受壓,臨床表現為手內肌肌力減退、前臂及手的尺側麻木以及患肢冷白、疼痛及放射痛。該疾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但由於其和神經根型頸椎病、旋前圓肌綜合徵、腕管綜合徵、雷諾綜合徵等疾病有相似的臨床表現,加上關於該疾病的文獻報道亦不多,易被醫生所忽視、誤診。

4.2手術前必須明確診斷

可行MRI、CT、X線或B超等檢查排除同側頸椎病、區域性腫瘤、轉移癌、頸肋。前斜角肌綜合徵的臨床表現與頸椎病、腕管綜合徵、雷諾氏綜合症有交叉。須認真進行鑑別,如頸椎病和前斜角肌綜合症都會有臂叢牽拉實驗陽性,頸椎病的疼痛多與頭部位置相關,而後者多與上肢位置變化相關聯。斜角肌間隙飽滿壓痛、上肢放射痛與之關係極為密切。部分患者同時具有經椎間盤突出磁共振變化,此時需分析神經受壓的定位診斷,如不能明確或有交叉,則不能冒然行此手術。本組無效的患者即為確診頸椎病患者,同時又具有斜角肌間隙壓痛放射痛,疼痛與上肢位置變換密切,與家屬溝通後,因經濟原因要求行此手術而無效。

4.3採用改良斜角肌切斷術

即在手術中不僅切斷前中斜角肌,同時切斷小斜角肌。國人小斜角肌出現率為、88.3、%,小斜角肌起源於C7、橫突和、C6、橫突的前、後結節,覆蓋於第一後肋前上方,其前緣為腱性組織,手術時很容易將之誤認為異常束帶[2]。C8、T1、神經根及其合成後的下幹從下方跨越小斜角肌前緣,小斜角肌起始處前緣可以對臂叢下幹或T1神經根形成卡壓,同時出現鎖骨下動脈抬高以及交感神經受壓表現。本組探查發現小斜角肌13例,全部予以切斷。前、中斜角肌起點在頸4、5橫突前後結節的交叉可以造成頸5、6神經根及肩胛背神經受壓的表現[3]。有必要在術中完全鬆解前中斜角肌及小斜角肌。對患肢發冷、發白者進鎖骨下動脈的外膜剝除以及下幹神經外膜鬆解,動外膜剝除長度為2一3cm。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