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過敏反應科 主治醫師 張建寧

   哮喘的發病與氣候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季節,哮喘的發病有較大的差異,很多哮喘患者對此可能深有體會,每到春末(4、5月份)、秋初(9、10月份),氣喘就會加重,真正到了炎炎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反而減輕,與常見的“老慢支”不同。
  一、原因
  首先是氣溫、溼度、氣壓的影響。氣溫驟變可能影響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容易引起發病。溼度過高可增加人體的呼吸頻率,從而誘發哮喘。同時溼度過高能促進細菌的繁殖和塵蟎的孳生;相反,溼度過低可使呼吸道粘膜乾燥,氣道上皮細胞受損,從而加重病情。氣壓過低可使各種變應原如花粉、塵蟎、動物皮毛、細菌、灰塵與工業性刺激物不易向高處飄逸擴散,而易於向低處散落被吸入呼吸道,激發哮喘。某些雷雨天氣也會使哮喘的發病增加。
  其次,春末秋初正是許多植物開花結果的季節,而植物變應原(如花粉)是哮喘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春秋兩季空氣中漂浮的吸入性變應原種類多、密度高、數量大。已知春季開花的花草、植物有90餘種,有豚草、草、車前草等花粉。季節性哮喘發作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接觸這些變應原。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梧桐、桑樹、柳樹、楓楊花粉季節在春天,因而晚春初夏的5~6月間哮喘的發作次數增加。草本花粉和蒿樹植物(我國北方多見)的花粉期在夏末初秋,而種子花粉晚秋為多,所以每年9~11月也為哮喘的發病高峰期。

  二、預防
  1、明確誘發哮喘的變應原並儘量避免
  通過詳細回憶病史,很多情況下可明確誘發哮喘的因素。70%~80%的過敏性哮喘者對塵蟎過敏。如果在黴雨季節發病,常提示可能對真菌過敏。4月中下旬發病者,則可能對梧桐花粉過敏。迸一步明確變應原可到醫院進行面板試驗或測定血清特異性IgE等檢查。對已明確變應原的應儘可能避免或減少接觸,甚至可移地治療。
  2、避免周圍環境的非特異性刺激
  如春天,在南方一般為梅雨季節,甚至常有雷雨。這時空氣溼度大,除了真菌繁殖加快外,氣壓較低,雷雨交加時大氣層的臭氧增多,秋天和初冬,氣候乾燥,在我國北方強冷風的刺激等都是激發哮喘發作的重要非特異性刺激因素。因此哮喘患者應當養成隨時收聽氣象臺(站)天氣預報的習慣,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自己的衣服,如遇上述天氣,最好不外出或採取預防措施(如戴乾淨的口罩)。如行走在街上,突然遭強風的襲擊,應當背風而行,避免迎風飽受冷空氣的刺激。
  3、抑制氣道過敏性炎症,降低氣道高反應性
  為預防因季節性吸入某些變應原所致的氣道過敏性炎症,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可在發作季節前吸入色甘酸鈉和或倍氯米鬆或布地奈德等皮質激素,以抑制氣道過敏性炎症,降低氣道反應性。具體用法是可在哮喘發作季節前2周左右開始吸入皮質激素作預防性治療,口服或靜脈用激素不宜作為季節性哮喘的預防用藥。

  4、在好發季節前進行脫敏治療
  當季節性過敏原確定,尤其是花粉、真菌等,又無法避免接觸者,應該到醫院經專科醫師的指導,可於哮喘發作季節前(最適宜在發作季節前2~3個月)開始脫敏治療,並在發作季節期間用維持劑量給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