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脾胃病科 主治醫師 王雲鵬

  王某,女,41歲。2009年9月13日初診。腹痛洩瀉1年餘,大便日3~5次,便稀,有時帶有黏連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緒波動則腹痛腹瀉加重,胸悶腹脹,噯氣少食。腹部觸之,臍上有索條狀塊物,時有低熱。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細。辨證為氣滯血瘀,肝脾失調。

  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處方:川楝子9克,延胡索10克,烏藥9克,赤芍9克,丹皮9克,炒白芍12克,丹蔘15克,三稜6克,莪術6克,甘草5克。水煎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10劑後諸症均減,大便成形。察其脈弦,舌色暗,繼以前方服5劑後諸症消失。

  按:本例腹瀉,乃氣滯血瘀,肝脾失調所致。故以川楝子、延胡索、烏藥疏肝理氣;丹蔘、赤芍、三稜、莪術、丹皮活血化瘀;白芍、甘草酸甘化陽,緩急和中。理法方藥俱,故而收效。

  歷代醫家大多認為,洩瀉由外邪侵襲,溼熱內壅,脾氣虛弱,脾腎陽虛,食滯腸胃,肝脾不和所致。筆者認為,除上述諸因外,血瘀也能致瀉,臨床活血化瘀,也是治療洩瀉的重要法則。肝喜條達,若情志失調,肝氣鬱結,肝脾不調,每致血行不暢,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腹痛脹滿,運化失度,清濁混雜而下,並走大腸則為洩瀉。

  也有寒溼凝滯,氣機不暢,血瘀曲腸,清濁不分,下走大腸,而成洩瀉。王清任《醫林改錯》雲:瀉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總提瘀血過多。故洩瀉久治不愈者,辨證屬血瘀者,治當從瘀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