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病科 主任醫師 郭兆安

  一、簡介

  多囊腎是腎臟的皮質和髓質出現多個囊腫的一種遺傳性腎臟疾病。其發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均可發病。按遺傳方式分為二型: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此型一般到成年才出現症狀;

  (2)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型,一般在嬰兒即表現明顯。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多囊腎臨床常見,約佔終末期腎臟病的5%-10%。臨床表現主要有腎臟腫大、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晚期可發生腎功能衰竭。

  本病目前治療主要是積極控制高血壓等併發症和防治感染,保護腎功能,延緩尿毒症到來。出現尿毒症時可作透析治療和腎移植。

  多囊腎是遺傳性疾病。根據遺傳學特點,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ADPKD)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多囊腎(AR PKD)兩類。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常見。ADPKD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其特點為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均可發病,兩性受累機會相等,連續幾代均可出現患者。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又稱成人型多囊腎,是常見的多囊腎病。由於對本病的認識日益深入,預後明顯改善。ARPKD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幾乎都無同樣病史。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多囊腎又稱嬰兒型多囊腎,為多囊腎中少見型別。常於出生後不久死亡,只有極少數較輕型別,可存活至兒童時代甚至成人。

  ADPKD 常見於成年時出現症狀。囊腫在出生時即已存在,隨時間推移逐漸長大,抑或在成年時發生和發展尚未完全闡明。但大多數患者的病變可能在胎兒時期即已存在。絕大多數為雙腎異常。兩側病變程度不一致。其特徵是:全腎佈滿大小不等的囊腫,直徑由剛能分辨至數釐米不等。乳頭和錐體常難以辨認。腎盂腎盞明顯變形。

  囊內有尿樣液體,出血或感染時呈不同外觀。囊腫呈進行性長大,可能與細胞增殖的相關過程、細胞分泌功能的改變以及囊腫周圍組織受損有關。ARPKD囊腫上皮細胞經培養後顯示了與ADPKD不相同的性質:ADPKD囊液中有內毒素或Gram陰性細菌,而ARPKD囊液中則無。

  二、病因

  90%ADPKD患者的異常基因位於16號染色體的短臂,稱為ADPKD1基因,基因產物尚不清楚。該區域的許多編碼基因已被闡明並被克隆,可望在不久的將來,ADPKD1可被確認。另有10%不到患者的異常基因位於4號染色體的短臂,稱為ADPKD2基因,其編碼產物也不清楚。兩組在起病、高血壓出現以及進入腎功能衰竭期的年齡有所不同。

  本症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儘管大多在成人以後才出現症狀,但在胎兒期即開始形成。囊腫起源於腎小管,其液體性質隨起源部位不同而不同,起源於近端小管,囊腫液內成分如Na+、K+、CI-、H+、肌酐、尿素等與血漿內相似;起源於遠端則囊液內Na+、 K+濃度較低,CI-、H+、肌酐、尿素等濃度較高。

  多囊腎患者的腎小球囊內上皮細胞異常增殖是ADPKD的顯著特特之一,處於一種成熟不完全或重發育狀態,高度提示為細菌的發育成熟調控出現障礙,使細胞處於一種未成熟狀態,從而顯示強增殖性。上此細胞轉運異常是ADPKD的另一顯著特徵,表現為細胞轉運密切相關的Na+-K+-ATP ase的亞單位組合,分佈及活性表達的改變;細胞訊號傳導異常以及離子轉運通道的變化。細胞外基質異常增生是ADPKD第三種顯著特徵。

  目前許多研究已證明:這些異常均有與細胞生長有關的活性因子的參與。但關鍵的異常環節和途徑尚未明瞭。總之,因基因缺陷而致的細胞生長改變和間質形成異常,為本病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

  三、病理改變

  ADPKD患者早期腎臟大小正常,後期則增大,並出現形態異常,如腎盂腎盞的異形,明乳頭及腎錐體的完整結構受到破壞等。囊腫呈球形,大小不一。初起時腎內可僅有少數囊腫,隨病程進展而漸增多,最終令腎均由囊腫所佔,腎臟可達足球大小。在光鏡下,囊腫間尚可見到完整腎結構,從正常表現到腎小球硬化,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等不等,這些改變均為囊腫壓迫所致腎缺血所為。在電鏡下,囊腫上皮細胞顯示為二種形態:一種與近端小管上皮細胞相似,另一種則類似於遠端小管。囊液一般較清晰,當出現囊內感染或出血時則可為膿性或血性。

  ARPKD雙腎體積和重量明顯增大,約為正常的10倍左右。外形光滑,切面可見梭狀或柱狀囊腫,呈放射狀分佈。上皮細胞呈柱形,與集合管皮皮細胞一致。腎盂和腎盞被膨脹的腎實質壓迫而變窄、變小。肝臟病變侷限於門脈區,呈瀰漫性,膽管擴張伴結締組織增生,引起門脈周圍纖維化,隨時間進展,出現門脈高壓及肝脾腫大。

  儘管大多在成人以後才出現症狀,但在胎兒期即開始形成。囊腫起源於腎小管,其液體性質隨起源部位不同而不同,起源於近端小管,囊腫液內成分如Na+、K+、CI-、H+、肌酐、尿素等與血漿內相似;起源於遠端則囊液內Na+、K+濃度較低,CI-、H+、肌酐、尿素等濃度較高。

  囊內上皮細胞異常增殖是ADPKD的顯著特點之一,處於一種成熟不完全或重發育狀態,高度提示為細菌的發育成熟調控出現障礙,使細胞處於一種未成熟狀態,從而顯示強增殖性。上此細胞轉運異常是ADPKD的另一顯著特徵,表現為細胞轉運密切相關的Na+-K+-ATPase的亞單位組合,分佈及活性表達的改變;細胞訊號傳導異常以及離子轉運通道的變化。

  細胞外基質異常增生是ADPKD第三種顯著特徵。目前許多研究已證明:這些異常均有與細胞生長有關的活性因子的參與。但關鍵的異常環節和途徑尚未明瞭。總之,因基因缺陷而致的細胞生長改變和間質形成異常,為本病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

  四、疾病分類

  多囊腎一類腎具有遺傳性的腎病,其發病和發展也有一定的規律,多囊腎的分期有如下規律,

  1、發生期:此病為遺傳性疾病,一般出生即有囊腫,只是較小,不易查出,20歲以前一般不易發現,但家族中如有多囊腎病例,應早期檢查,以及早觀測到囊腫的生長狀況。注意保養。

  2、成長期:患者在30―40歲,囊腫將有一較快的生長,醫學上把這一期稱為成長期。成長期應加強觀測,西醫對這一時期的治療沒有任何辦法,認為不需要治療,只是對症處理,如高血壓等,這顯得很被動的。在這一時期仍應積極的治療,治療的目的在於通過運用有較強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使囊腫不再生長或延緩囊腫的生長速度,達到延長患者壽命的作用,也可以說這是中藥活血化瘀延緩囊腫生長的關鍵時期。

  3、腫大期:患者進入40歲以後,囊腫會有進一步的生長腫大,當囊腫超過4cm以後,到囊腫潰破這一時期,稱為腫大期。隨著囊腫的擴大會出現較多的臨床症狀,如腰痛,蛋白尿,血尿,血壓升高等,這時應當密切觀測,在治療上,這一時期是中西結合治療的關鍵時期。可採用中藥活血化瘀排毒洩濁,通過去除危害腎功能的囊液達到保護腎功能的目的,所以,多囊腎腫大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保護腎功能的關鍵時期。

  4、破潰期:如囊腫持續生長,在一些外因的作用下,會出現破潰,破潰之後就應該立即住院進行治療了,積極控制感染,防止敗血症和腎功能急性惡化,以利於其他對症處理。

  5、尿毒症期:針對尿毒症治療,保護腎功能,晚期行腹透血透術。

  五、診斷

  1、家族史

  2、臨床表現

  (1)泌尿系表現:大多數患者在40歲左右才出現症狀。腰背部或上腹部脹痛、鈍痛或腎絞痛;血尿;上尿路感染;合併腎結石;頭痛、噁心嘔吐、軟弱、體重下降等慢性腎功能衰竭症狀。

  (2)心血管系統表現:高血壓,有時為首發症狀;可伴發左心室肥大、二尖瓣脫垂、主動脈瓣閉鎖不全、;顱內動脈瘤等疾病。

  (3)消化系統表現:30%~40%患者伴肝囊腫,10%患者有胰腺囊腫,5%左右有脾囊腫。

  3、體檢

  體格檢查時可觸及一側或雙側腎臟,呈結節狀。伴感染時有壓痛。50%患者腰圍增大。

  4、輔助檢查

  (1)尿常規,早期無異常,中晚期時有鏡下血尿,部分患者出現蛋白尿。伴結石和感染時有白細胞和膿細胞。

  (2)尿滲透壓測定。病變早期僅幾個囊腫時,就可出現腎濃縮功能受損表現,提示該變化不完全與腎結構破壞相關,可能與腎臟對抗利尿激素反應不良有關。腎濃縮功能下降先於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3)血肌酐隨腎代償能力的喪失呈進行性升高。肌酐清除率為較敏感的指標。

  (4)KUB平片顯示腎影增大,外形不規則。

  (5)IVP顯示腎盂腎盞受壓變形徵象,腎盂腎盞形態奇特呈蜘蛛狀,腎盞扁平而寬,盞頸拉長變細,常呈彎曲狀。

  (6)B超顯示雙腎有為數眾多之暗區。

  (7)CT顯示雙腎增大,外形呈分葉狀,有多數充滿液體的薄壁囊腫。

  六、分類及其特點:

  1、圍產期型:圍產期時已有嚴重的腎囊性病變,累及90%集合管,同時有少量門靜脈周圍纖維增殖,於圍產期死亡。

  2、新生兒型:累及60%集合管,伴輕度門靜脈周圍纖維增殖。於出生後1月出現症狀,於幾個月時死於腎功能衰竭。

  3、嬰兒型:嬰兒型表現為雙腎腫大,25%腎小管受累,肝、脾腫大伴中度門靜脈周圍纖維增殖。出生後3~6月出現症狀,於兒童期因腎功能衰竭死亡。

  4、少年型:少年型在13~19歲出現症狀。腎臟損害相對輕微,僅有10%以下的腎小管顯示囊性變,偶爾發展成為腎功能衰竭。肝臟門靜脈區嚴重纖維性變。一般於20歲左右因肝臟併發症、門靜脈高壓死亡。

  七、治療

  目前尚無任何方法可以阻止疾病的發展。早期發現,防止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及時正確地治療已出現的併發症至關重要。

  1、一般治療:一般情況下,病人檢查出多囊腎後,首先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如果尚未對病人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的,平時需注意不要或少吃吃過鹹、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作息時間要規律,情緒要平穩樂觀;如果對病人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的,平時要注意以上幾條,還要進行治療,而且越早越好,否則任其發展到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為時已晚。

  2、囊腫去頂減壓術:此手術減輕了囊腫對腎實質的壓迫,保護了大多數剩餘腎單位免遭擠壓和進一步損害,使腎缺血狀況有所改善,部分腎功能單位得到恢復,延緩了疾病的發展。手術成功的關鍵是儘可能早施行手術,囊腫減壓必須徹底,不放棄小囊腫和深層囊腫的減壓。雙側均應手術,一般雙側手術的間隔時間為半年以上。晚期病例如已有腎功能損害處於氮質血癥、尿毒症期,不論是否合併有高血壓,減壓治療已無意義,手術打擊反可加重病情。

  3、中藥治療:目前中醫在治療多囊腎方面採取保守治療(服用中藥),效果甚好。中醫採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認為多囊腎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梯級導流,逐步讓囊腫液體排出,達到使囊腫逐步縮小的目的。雖然目前中醫也不能攻克基因問題,但是保守治療的效果是西醫無法比擬的,並且基本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4、透析與移植:進入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時,應立即於以透析治療,首選血液透析。多囊腎的腎移植生存率與其他原因而施術者相仿,但因同時伴發的疾病,增加了術後處理的困難,影響移植效果。

  5、血尿的治療:出現血尿時,除儘快明確原因給予治療外,應減少活動或臥床休息。已透析或即將透析患者,如反覆發生嚴重而無法控制的血尿,可考慮採用經導管腎動脈栓塞術。

  6、感染治療:腎實質感染和囊腫內感染是本病主要併發症,一般以聯合應用抗生素為原則。

  7、合併上尿路結石治療:根據結石部位及大小按尿路結石處理原則進行治療。

  8、高血壓治療:腎缺血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啟用,是發生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應依此選擇降壓藥物。

  無特殊治療,預後極為不良。腎功能不全時常因肝臟病變而不能接受透析或移植。門靜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常危及生命。因腎功能衰竭和感染,不宜施行分流術。腎臟、肝臟同時損害增加了治療難度。 9 .微化中藥治療:用微化中藥滲透療法治療先天性多囊腎,而不採用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原因是,即使是採用手術(去頂減壓手術,或抽液固化手術)把大的囊腫壓迫腎實質的問題暫時解決,但總不能解決大囊腫去除後所導致的小囊腫因壓力減低反而會快速增大的問題。手術療法僅是權宜之計,帶有侷限性。

  八、預防

  多囊腎患者4個注意事項

  1、預防感冒:患有多囊腎疾病的腎病病人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同別的腎病不一樣,多囊腎是一種終身性的遺傳疾病,需一輩子伴隨,既便是格外注意、家人的體貼照顧再多,仍阻擋不了囊腫繼續腫大的客觀現實。此時,如患感冒,尤其是反覆感冒就會使得多囊腎病人的腎損害加重一分,起到雪上加霜的惡化作用,更會加速腎功能損傷的進展。

  2、控制好飲食:多囊腎患者的合理治療飲食對控制腎功能惡化進展非常重要。採用低鹽飲食每天2~3克食用鹽為宜,少吃含鉀、磷,飲食,要低蛋白、低脂肪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與植物粗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3、預防外傷:多囊腎囊腫的不斷腫大,將會導致囊腫的囊內壓不斷增高,迫使患者的雙腎也不斷增大,腹腔內壓加大。如此時任何一點輕微的外傷,如扭傷,碰傷,跌傷等就會加大腹髒內壓或外傷外力直接對腫大囊腫的衝擊,促使具有高內壓的囊腫破裂、出血,很易誘發感染。

  4、控制好血壓:絕大多數的多囊腎患者在腎功能受損之前就會出現高血壓,我們稱其多囊腎已經發病:高血壓的出現就會加速腎功能的損害,同時高血壓也會對心、腦血管的損傷,會對多囊腎伴有腦血管瘤破裂出血造成中風等的嚴重併發症,故控制好血壓對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防止併發症至關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