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鄭盛

  1982年,醫學專家研究認為,胃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與消化道的潰瘍密切相關,是胃癌始發原因之一。這個觀點已成消化界的熱門話題,尤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的關係,不僅醫學界關注,而許多病人看了一些科普書後,憂心忡忡,常常諮詢醫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

  正確認識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的細菌,存在於人體內胃和十二指腸的酸性環境中,80%的胃潰瘍和90%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是由這種細菌引發的。不過,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並不表現出症狀,只有一小部分人會進一步患胃部或十二指腸疾病。

  幽門螺旋桿菌與疾病的關係

  目前,已經確認幽門螺桿菌與上胃腸道疾病中的4種疾病密切相關:

  1、慢性胃炎;

  2、消化性潰瘍病;

  3、胃癌;

  4、胃粘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樣(MALT)惡性淋巴瘤。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治癒消化性潰瘍,防止潰瘍復發。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子。

  從世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之間有相關性。調查發現在早期胃癌中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對照組。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幾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但人們不必太緊張,因幽門螺桿菌的株種很多,不是隻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演變為胃癌。這與幽門螺桿菌的種株有很大關係,只有毒力很強、致癌機會高的菌株方才有可能導致胃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應走出兩個誤區

  一、無所謂。正常人還有50%帶菌者。

  二、十分緊張,怕癌變。

  當胃鏡檢出幽門螺桿菌或抽血查抗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臨床上有胃痛、胃脹、泛酸、噯氣、口臭等症狀;胃鏡檢查有淺表性、糜爛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病理組織學檢查有慢性淺表性胃炎,黏膜炎症浸潤現象、6個月後黏膜上皮增生、腺體萎縮、囊性變和腸化生,兩年後,黏膜腺體可異常增生,如果不及時治療逆轉,極少數人會發生癌變。所以,具有上述三種現象時,應殺菌根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