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液病科 主治醫師 崔興

  1、邪熱內蘊型

  證候:突然發熱,四肢甚則少腹、臀部面板出現紅色斑點,繼之分佈逐漸稠密,斑點轉為紫色,面板瘙癢。腹痛、關節痛、腰痛,小便黃赤或血尿,大便或青或烏黑,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滑或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藥:十灰散加減。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茜草根、白茅根、棕櫚皮、丹皮、梔子、制大黃各9g。熱毒熾盛,發熱,出血廣泛者,加生石膏、龍膽草、紫草,沖服紫雪丹;熱蘊腸胃,氣血鬱滯,症見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甘草、地榆、槐花;邪熱阻滯經絡,兼見關節腫痛者,加秦艽、桑枝等。

  2、瘀血阻滯型

  證候:面板紫癜,成批出現,此起彼伏,反覆不愈,少腹及臀部為著,足背稠密,肌膚甲錯,關節不利,腹痛夜甚,口乾欲飲水而不欲咽,爪甲口脣青紫,舌紫黯苔薄膩,脈細澀。

  治法:清熱活血,涼血止血。

  方藥:桃核承氣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水牛角30g(先煎),生地24g,桃仁、大黃、當歸各12g,丹皮、赤芍、蒲黃、五靈脂各9g,芒硝、桂枝、炙甘草各6g。熱甚者加生石膏,陰傷者加玄蔘、麥冬,關節不利加桑枝、地龍,腹痛甚者加延胡索。

  3、陰虛火旺型

  證候:面板出現青紫斑點或斑塊,時發時止,常伴鼻衄、齒衄或月經過多,顏面紅,心煩口渴,手足心熱,或有潮熱盜汗,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寧絡止血。

  方藥:茜根散加減。茜草根20g,側柏葉15g,制大黃、生地、阿膠(烊化)各9g,生甘草6g。陰虛較甚者加黨蔘、龜板、女貞子、旱蓮草,潮熱加地骨皮、白薇、秦艽。若腎陰虧虛而火熱不甚,症見腰膝痠軟、頭暈乏力,可改用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酌加茜草根、大薊、槐花、紫草等。

  4、氣虛不攝型

  證候:反覆發生齒衄、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萎黃,食慾不振,脾不攝血,血無所統,離散脈外,故面板紫斑色暗淡無澤;陽氣衰微,則四肢不溫,神疲倦臥;陽氣不升則面色晦暗,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補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黨蔘、黃芪、炒白朮、茯苓、酸棗仁各9g,龍眼肉、木香、當歸、炙甘草各6g,遠志3g,生薑3片,大棗3枚。若兼腎氣不足而見腰膝痠軟者,可加山茱萸、菟絲子、續斷。

  5、陽微血散型

  證候:面板紫斑,色澤青紫,隱現肌膚,面色晦暗,少氣懶言,神疲倦臥,四肢不溫,或指埠脣青紫,病久不愈或失治誤治,腎陽虛衰,火不暖土,中陽亦虛,脾虛氣弱,脾腎陽衰,舌淡苔白,脈沉微。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生脈。

  方藥:回陽救急湯合生脈飲加減。熟附子、炒白朮、茯苓、陳皮、制半夏、麥冬各9g,人蔘6g,乾薑、肉桂、炙甘草各5g,五味子3g。若胃納不振可合用六君子湯以加強健脾益胃之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