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保健科 主任醫師 陳澤濤

  《論語》中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叫“四十不惑”。四十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正步入了人生的黃金時期。四十歲是人身心的成熟階段、穩定階段和轉折階段。這個階段人體自身儲備機能能力開始走下坡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而這個年齡的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處在人生擔子最重、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減少休息睡眠,不注意運動鍛鍊,很容易透支身心健康。而當疲勞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帶來身體機能、免疫力和調節力的下降,各種各樣的病症也自然地紛至沓來。中年人常見的疾病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甚至英年早逝,讓人扼腕。所以人過四十,特別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注意做好勞逸結合的同時,補虛就成了維持身體健康的另一大法寶。

  小補是金,切忌濫用和急用補藥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中年人往往缺少辨證進補的知識,更不瞭解進補也有禁忌症,因此走入進補的誤區,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濫用補藥和急用補藥。有的家裡有補品,不吃怕過期浪費,於是一家大小都補,結果適得其反。有的糖尿病人不懂許多滋補藥膏中含有一定飴糖,是不適合他們的,因治病心切而誤吃了含有飴糖的膏滋藥。

  我曾接診濫補的患者不少。如一位高血壓中年患者,平時火氣就大,聽說鹿茸能補腎壯陽,就大量服用,其結果是血壓越補越高,最終出現心腦血管意外,危及生命。還有一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用約30克的別直參燉豬肚,服後次日就出現了胃出血,實在得不償失。

  另有一位腫瘤病人聽說甲魚可滋補抗癌,不顧病體脾胃虛弱,一天吃一個斤把重的甲魚,結果,造成脾胃受傷,腹脹難以消化,以致夜不成寐,加重了病情。

  人體體質不同,補藥的特性也大不相同,中醫論進補,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辨證論治。服補品應當根據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開始進補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一句溫州的俚語“心急吃不得熱燙粥”。要知道小補是金,涓涓細流是進補另一關鍵。如果平時脾胃功能欠佳而經常食慾不振、腹脹、大便溏薄等情況,應先服用“開路方”,以調理脾胃,再服補藥;若在服用補藥的過程中不慎患有感冒,出現發熱惡寒、咳嗽、鼻塞等,應先疏風解表,再服補藥,以防止“閉門留寇”。

  此外,服滋補藥期間應注意忌口,勿服生蘿蔔,勿飲濃茶水。如對於氣虛、陽虛體質,服用益氣、助陽補藥時,避免食用生冷瓜果、蟹、蝦等寒性食品,以免助溼、生痰;對於血虛、陰虛體質,服用養血、滋陰補藥時,應忌服姜、蔥、酒、蒜和辣椒等辛溫燥熱食品。

  補虛有四法,功在順勢而治

  補虛就是要用藥物等方法恢復人體的虛損。補法是中醫治療學上的獨特名詞,是對機體虛損而設的一種治療方法。它與西方醫學中營養學上的營養補品的概念有著相當不同的內涵。中醫論補要根據 “順勢而治”的法則。這裡的“順勢”是指自然之勢,即指患者的自然病勢與機體的自然療能之勢。中醫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不同,所以補法相應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類。在開始進補時建議應在專家或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方或食療(以下補法供參考)。

  補氣:

  適用於氣虛病症,如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動則氣喘、面色蒼白、食慾不振,便溏、脈弱或虛大等。如黨蔘、黃芪。代表方為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

  黃芪山藥羹:用黃芪30g,加水煎煮半小時,濾去藥渣,放鮮山藥片60g,再煮約30分鐘,加白糖適量。早晚可當點心食用。

  補血:

  適用於血虛病症,如頭眩目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脈細數或細澀等。如當歸、熟地。代表方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

  枸杞蒸蛋:用雞蛋兩隻,去殼,加枸杞子30g,精鹽少許,和水適量攪勻,隔水蒸熟佐餐。

  補陰:適用於陰虛病症,如口乾、咽燥、虛煩不眠、便祕,甚則骨蒸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如沙蔘、黃精。代表方為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大補陰丸等。

  桂圓燉甲魚:甲魚一隻重一斤餘,宰殺除內臟,洗淨,加桂圓50g,生薑、糖、鹽適量,隔水清燉1小時。

  補陽:適用於陽虛病症,如畏寒肢冷、冷汗虛喘、腰膝痠軟、洩瀉水腫、舌胖而淡、脈沉而遲等。如鹿茸、杜仲。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

  蓯蓉鹿鞭粥:肉蓯蓉30g、鹿鞭150~200g、大米250g、蔥白2莖、生薑3片、鹽少許。鹿鞭、肉蓯蓉洗淨切片,用砂鍋煎蓯蓉取汁,去渣,加鹿鞭和適量水與大米煮沸,再加食鹽、生薑、蔥白、味精,煮熟為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