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椎間盤病治療中心 副主任醫師 李朝暉

  很多中老年朋友來門診看醫生時,常訴說有膝蓋打軟腿的情況發生,而且大部分病人講不清是先打軟後痛,還是先疼痛後打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缺鈣?今天我們就此幫大家解開這個謎。

  所謂“打軟腿”,又稱“腿打軟”、“膝蓋打軟”都是描述一種症狀即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吃不住勁,腿發軟,想跪下去的感覺,有時會併發劇烈疼痛而真的摔倒的現象。不等同於年輕人在劇烈運動之後的那種(如長跑、踢足球)伴有肌肉痠痛的無力,那屬於體液丟失過多而又未及時補充導致的電解質紊亂,一般經過休息和補充電解質就會很快恢復,而中老年人的這種“打軟腿”是膝蓋周圍軟組織受到疼痛刺激時,突然發生痙攣所致,常見原因包括:

  1、關節運動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最常見一種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突然過度內旋或外旋伸膝(如羽毛球、籃球運動中,隊員在攻防守時經常發生),就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走平路打軟,有時還有關節痛、活動受限及活動時彈響等。

  其次是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微屈時穩定性相對較差,此時如果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外側副韌帶和交叉韌帶損傷。造成膝關節不穩定,感覺傷腿不如過去那樣敢用力。明顯感覺傷腿沒勁,走路打軟的次數比較多,膝關節有錯動的感覺,而且部分會腫。

  2、關節慢性疾病

  當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併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時,就會發生脂肪墊勞損,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打軟,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

  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所致的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滑膜皺襞異常肥大也會造成“滑膜嵌頓”,即關節腔內像水草一樣漂浮的滑膜突然被夾擠在關節之間,同時產生大量積液,使患者感覺膝關節打軟、疼痛、腫脹、壓痛,甚至出現交鎖症狀,影響正常活動。

  3、行性改變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女性,會出現骨質增生,即通常所說的長“骨刺”,軟骨退變剝脫會產生遊離體,當這些炎性因子刺激膝蓋周圍軟組織時,肌肉會突發痙攣,導致關節發軟,有的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嚴重的膝部可出現內翻畸形及內側疼痛。

  還有一種發生在年輕人的屬髕骨與股骨之間的軟骨病變,即“髕骨軟化”,由於髕骨軟骨面變得不平,有時伴有先天性的髕骨脫位,會造成軟骨過早退化、缺損,從而使膝關節出現打軟症狀。

  如果是經常性的發生一側或兩側打軟腿,則需要到醫院檢查,在排除了由於腦血管意外導致肢體偏癱、肌力下降等打軟腿外,多半是屬上述骨關節方面的問題。有望通過體檢、拍片、甚至做核磁共振等檢查明確病因。如果仍診斷不明,現在還有了另一種可靠的診療技術――關節鏡技術,因為關節鏡的鏡頭十分小巧,又連著光導纖維。僅在麻醉狀態下,做一個極小的切口,就可以插入關節腔進行觀察,直視病變部位,使關節內傷病的確診率達到98%以上。更巧妙的是關節鏡醫生可以通過鏡下手術切除增生的滑膜、骨刺,修整損傷的半月板和交叉韌帶,手術效果極好,併發症和後遺症也很少。絕大多數病人在手術後第二天即能下地行走。一般手術後3至5天出院。傷口在手術後7天可自行癒合。目前,美國每年有200萬至300萬病人接受關節鏡手術,成功率高達95%以上。克林頓總統就曾在關節鏡下進行了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如今微創關節鏡手術已成為關節疾病診治的首選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