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心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愛軍

  先心病室缺(尤其是幹下型)和主動脈竇瘤的孩子常常合併有主動脈瓣的脫垂和返流(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這主要由於幹下型室缺位於右心室流出道,緊靠主動脈瓣,使主動脈右冠瓣失去瓣下支撐;在高速左向右分流(室缺或破裂的竇瘤)的影響下會產生負壓(伯努利效應)將主動脈瓣拉向左室面,產生主動脈瓣脫垂進一步發展為關閉不全返流。

  由於患兒就診時主動脈瓣返流程度較輕,這一疾患往往被家長和部分醫生所忽視,從而延誤治療。文獻報道,主動脈瓣一旦發生返流,病變就會進行性進展,這些患者中有30%甚至更多會因為返流重度而換瓣。因此,此類患兒一經確診應及早手術,填補主動脈瓣下缺失的支撐結構,阻斷左向右分流,阻止或逆轉病變發展。

  如果患兒術後合併有主動脈瓣返流,應每1-2年複查超聲,瞭解病情發展,如出現返流加重,左室增大,及早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