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口腔黏膜科 主任醫師 周曾同

  口腔黏膜纖維化常發生年齡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的人群,病症常發生在後牙墊區及頰黏膜。全世界發生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簡稱OSF)之病患,以印度最多,亞洲其他地區也有一部份,全球據統計有約二百五萬十名OSF病人。

  其致病原因有以下幾種:

  1、營養不足:在馬來西亞,發現有77%之OSF之病患有維生素B-compl,可是西方國家中雖有以上之營養缺乏,但卻沒有OSF之發生,因此可能是因為OSF之病患因張口度逐漸減少、進食灼熱感、不易吞嚥,而引起營養不足之情形。可是西方國家中雖有以上之營養缺乏,但卻沒有OSF之發生,因此可能是因為OSF之病患因張口度逐漸減少、進食灼熱感、不易吞嚥,而引起營養不足之情形。

  2、咖哩:因為印度人常吃辣之食物,故有學者認為咖哩可能是致病因。但是在墨西哥和西美地區之居民,他們攝取咖哩之量相近,甚至超過印度人,卻沒有OSF之發生。

  3、咀嚼檳榔:根據一份有關印度之十年研究報告指出,無咀嚼檳榔就沒有OSF,而有咀嚼檳榔之人中,每年十萬人有三十五人患有OSF。檳榔鹼是檳榔的粹取物,它能刺激膠原蛋白之合成,增加膠原蛋白量,而引起OSF。

  4、丁香油:丁香油是檳榔中之主要成分之一,若其量高於每公升三毫莫耳之量時,會對口腔黏膜之纖維母細胞導致細胞毒性,進而增加組織之破壞,最後導致瘢痕之形成增多。

  5、免疫方面:有學者認為自體免疫是OSF之致病因,但也有可能是由於OSF所造成之慢性組織破壞而產生免疫方面之問題。

  6、遺傳背景:凌天牖等採用BrdU-Giemsa染色法檢測湖南湘潭居民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SF)患者27人,有咀嚼檳榔習慣但未患OSF的健康者14人,無咀嚼檳榔習慣的正常人44名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率(SCE率)。結果顯示:有咀嚼檳榔習慣者SCE頻率顯著高於無咀嚼檳榔習慣者(P<0.001);患OSF者SCF頻率顯著高於健康者(P<0.001)。此研究提示了檳榔咀嚼物中含有某些致突變或惡變成分,咀嚼檳榔習慣可嚴重影響染色體的穩定性;OSF的發病可能具有一定的遺傳背景或易感性。國外研究認為HLAA10,B7、D13、DR3位點的表達頻率顯著增高。自印度及南非報告,OSF發生於同家族中,印度60例中,7人來自三個家庭中的兄弟,有些患者無嚼檳榔習慣者認為是有遺傳傾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