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醫學科 主治醫師 杜士君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由於基因突變引發的大腦功能和精神活動方面的異常。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症狀各異的綜合徵,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慧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覆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保持痊癒或基本痊癒狀態。
  1、遺傳因素
  較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遺傳性,病人家屬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並且血緣關係越進,發病率越高。家系調查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員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父母雙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機率為35%-68%,正常人群僅為0.38%-0.84%。
  2、心理社會因素
  家庭環境:有報道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幼年期生活在破裂家庭(父母離異、死亡或出走)者較多;患者父母性格怪異或有神經症者較多;父母與子女關係異常者較多等等。
  性格問題: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就存在不良性格,如分裂樣性格。
  生活事件:某些生活事件確實可以影響症狀的出現,但生活事件是原因還是結果並不清楚。比如“911事件”發生後,40萬紐約人曾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還有更多部分的人並未出現精神異常。

  3、生物學因素
  精神分裂症病因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臨床治療最值得自豪的是抗精神病藥物,但並不是先有的病因學研究,再有的治療,第一種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作用純屬偶然發現,然後對該病的認識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現在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開發均是在氯丙嗪基礎上開始。抗精神病藥物開發的基礎學說是“多巴胺功能亢進學說”!但多巴胺功能亢進學說並不能解釋精神分裂症所有的問題,其它神經遞質如r-氨基丁酸、穀氨酸以及神經肽也是近年研究的熱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