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鄭玉巧

  多數中對負面情緒的處理往往有兩個方法:一是壓抑,二是發洩。壓抑所產生的自己傷害自己的現象時常可見,發洩則是將“點”的戰爭擴充套件到“面”的戰爭,甚至對別人產生情緒性的攻擊傷害,兩種方法都不太恰當。

  當孩子對父母表示出這種負面情緒時,父母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在困惑中,父母們就憑直覺、憑經驗扮演了一些自己都尚不清楚的角色,如指揮者、說教者……那麼,寶爸寶媽看看自己最容易成為“誰”。

  1、指揮者

  扮演指揮者角色的父母喜歡完全控制所有的事情,並且企圖去扭轉一切負面情緒。面對哭泣的孩子,會自然地警告他們:“不準哭,不準再哭了!再哭就……”面對挫折、悲傷的孩子,這型別的父母常使用命令、指揮和威脅等方法,以保持其優勢地位。

  2、說教者

  說教者是一個“應該主義者”,時常在與孩子的交談中有意無意地流
露出“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的意思。最常見的話語有:你是哥哥,應該讓著妹妹。你不應該這樣,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3、萬能者

  這種父母會表現出一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態度,很喜歡替別人解決問題。喜歡向孩子炫耀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而採取的溝通方式通常是說教、忠告、教訓。他們的目的是要子女認為他們是很優秀的。

  4、審判者

  這些父母常常不經審判就宣告孩子有罪,其目的是想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而錯的永遠是孩子。最常聽到
的話是: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一定是你不努力;不要再說了,照我說的去做就不會錯。

  5、批評者

  扮演這種角色的父母最喜歡以苛刻的標準來挑剔子女的行為,並且用嘲笑、諷刺、誹謗或開玩笑的方式來壓抑孩子的慾望。例如:你以為你長大了嗎?翅膀硬了,想飛啊!你以為你是誰啊?

  6、心理分析者

  如同一位心理學家般地發覺、分析、診斷孩子的種種問題,然後將問題的原因推在孩子身上。例如:問題在於你對自己缺乏信心……我想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我覺得你又在胡思亂想了。

  7、安慰者

  這型別的父母會以輕鬆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以避免自己捲入其中,如輕拍孩子的背、草率地安撫等;而在困難重重時,卻偽裝成一切都沒有問題,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憂慮、焦急情緒的迴應。例如:放心啦!不會有事的;這算什麼事啊,看你難過的!

  編後語

  以上7種傳統的父母角色,會在親子互動中,反覆地指出問題的來源都是孩子造成的,因此不但無法疏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壓力。

  這樣的方式非但不能在父母與孩子間建立起開放式、鼓勵性及建設性的正向溝通,反而會扼殺孩子表達的勇氣,更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溝通模式,嚴重地剝奪了孩子學習做決定、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機會。那麼親子間良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傾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