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保健所 主任醫師 趙冬梅

  誤區一:目前孩子的個子矮與出生時身高或體重低有關,無需治療。其實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醫學上稱為宮內發育遲緩、小於胎齡兒及早產兒,如生後營養充足,則應在3歲左右達到同年齡正常身高及體重範圍,如果在3歲時未能追趕生長,這些孩子與同年齡兒童一直有幾釐米的差距,導致成人後身高仍矮小。故未追趕生長的孩子可在3歲後開始應用生長激素治療。

  誤區二:個子矮小可能是晚長吧,可以等等再說。晚長醫學上稱為體質性青春期延遲,這種孩子的青春期發育較一般兒童晚2-3年,生長速度在正常範圍低限,家族中長輩多有晚長的情況,如懷疑為晚長,必需兒科內分泌醫生排除其它矮小病因,不要因為等待而錯失最佳治療年齡。

  誤區三:家長矮孩子也高不了。誠然,身高屬於多基因遺傳,父母及家族中身材矮小的人越多,孩子成年時身材矮小的可能性越大。但還有後天環境及營養等因素的影響;而且遺傳性矮小多在3歲後漸顯現出來,3歲前營養因素對身高作用較大,故應定期查體,及時糾正營養不足等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使孩子的身高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誤區四:性發育整體有提前趨勢,孩子發育早不一定影響身高。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生長髮育較同年齡孩子高胖很多,成年後個子也不會矮小了。實際上兒童進入青春期的基礎身高加上青春期身高突增的身高為成年身高,因此性發育早一年,身高損失在5釐米左右,性發育愈早,骨骺閉合愈早,對成年後最終身高的影響越大。男孩有遺精或女孩月經初潮後身高增長5釐米左右,已進入緩慢生長期,故最好在青春期早期給予干預治療可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誤區五:重視尋找矮小病因,輕視矮小的治療。孩子個子矮小了,家長會及時到醫院進行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甲狀腺功能、骨齡等檢查來尋找矮小的原因,對於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孩子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沒問題就不用治療了。其實這些孩子有許多屬於特發性矮小兒童,目前也可用生長激素改善個子矮小。

  誤區六:重視藥物治療,認為複查沒必要。許多家長目前都很關心孩子的身高問題,找到矮小的病因後能根據病因進行治療,但有些家長認為每三月一次的複查花錢多且浪費時間,能省就省吧。但是專家認為定期複查是不能省略的,它對於用藥種類及劑量的調整,是否要加用或換用其它藥物,避免發生副作用實有必要。如用中藥治療的性早熟兒童因為未按每三月一次的間隔複查,結果發生骨齡超前而影響孩子身高及性發育就是這種情況。

  誤區七:個子矮小可試用市面上的增高藥品和廣告。對於矮小家長一定要科學對待,不可盲目輕信廣告,例如有些保健品使用後短期效果很好,但可能造成骨骺提前閉合,反而會使孩子的成年身高更矮,故對矮小的治療一定要到兒童醫院生長髮育門診進行診斷及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