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燕潤菊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共司水谷的納運和吸收,清升濁降,納運如常,則胃氣調暢。若因表邪內陷入裡,飲食不節,痰溼阻滯,情志失調,或脾胃虛弱等各種原因導致脾胃損傷,升降失司,胃氣壅塞,即可發生脘痞。

       脘痞可根據以下症狀來診斷:
  1、以脘痞,滿悶不舒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痞按之柔軟,壓之不痛,視之無脹大之形。
  2、常伴有胸膈滿悶,飲食減少,得食則脹,噯氣則舒等症。
  3、發病和加重常與飲食、情志、起居、冷暖失調等誘因有關。
  4、多為慢性起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5、纖維胃鏡檢查、上消化道K線檢查、胃液分析等的異常,有助於脘痞的診斷。
  脘痞可因肝胃氣機阻滯,或脾胃氣虛而化運失健所致。常見於胃及肝、膽、胰、脾的慢性病變之中。臨床若對導致脘痞的病種尚不能確定時,可以脘痞待查作為初步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