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符煒

  1、便祕:最初應用排糞造影技術就是為了診斷便祕和排便不暢的患者。

  隨著技術的發展,醫用診斷裝置的發展,如肛門測壓計、肌電圖或結腸傳輸試驗等,在鑑別病因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儘管排糞造影的絕大多數指徵仍然是便祕,但是有其他症狀的患者有時也可以用排糞造影進行檢查。

  下面是明尼蘇達盆底疾病中心在12個月內連續進行排糞造影檢查的患者的指徵(研究結果):

  排糞造影指徵(n=954) %

  便祕33

  可疑小腸疝或直腸前突11.3

  排便不盡6.3

  直腸套疊或脫垂 11.3

  大便失禁 31.3

  大便疼痛 3.7

  尿失禁或子宮陰道脫垂2.5

  術後評價0.6

  2、可疑的小腸疝或直腸前突: 

  小腸疝或直腸前突的主要症狀是在排便時需要長時間用力,並有部分或完全填塞感。患者自覺在排便時肛門有“活塞”堵塞。排糞造影可證實直腸前突和小腸疝的存在,提示是否有腹膜突出,對於某些疾病如盆底肌攣縮、直腸內腸套疊或直腸脫垂有明確診斷意義。還可以提示是否有潛在的子宮陰道脫垂。

  3、排便不盡:  

  排便不盡感是指在排便後直腸內仍有大便存留的感覺,常同時伴有即刻再次排便或用手指協助排便。排便不盡與排便梗阻密切相關,通常由直腸內腸套疊、直腸前突或小腸疝引起。

  4、直腸內腸套疊和直腸脫垂:

  如果沒有排糞造影檢查,直腸內腸套疊或直腸脫垂是很難診斷的。

  隨著直腸內腸套疊發生會出現明顯的直腸脫垂,患者的表現會有直腸出血並有脹滿感。  

  直腸指檢可以發現直腸、肛門括約肌張力下降,直腸鏡也能證實相關的狀態,如粘膜紅斑或孤立直腸潰瘍。這些表現是因為腸壁向直腸腔內突出、壓榨而引起的區域性缺血所致。

  5、大便失禁:

  對大便失禁患者排糞造影檢查的作用是有限的,對於伴有排便梗阻症狀的大便失禁,可能有所幫助。 

  排糞造影有助於超大流量的大便失禁患者的診斷,可以證實其大便瀦留是否伴有恥骨直腸肌痙攣或是在巨大直腸前突內有大便滯留。

  6、排便疼痛:

  原因不明的排便疼痛或裡急後重感通常難以診斷,更難治療。 

  除外引起這種症狀的明顯原因如肛裂、痔、潰瘍等,還要除外解剖因素引起的疼痛。例如盆底肌反常收縮,可能導致肛門攣縮或痙攣性疼痛,嚴重的腹膜下降也可能導致陰部外神經的牽拉,這可引起排便後的隱痛。

  7、尿失禁和子宮陰道脫垂:

  盆底疾病引起的泌尿系和婦產科疾病患者中,高達41%的患者同時伴有大便失禁。  

  建議在重大手術前應全面評價盆底肌的功能,修補直腸前突無法糾正已經存在的、臨床症狀尚不明顯的尿失禁。

  很顯然,仔細詢問病史和全面檢查對於既有泌尿生殖疾病又有直腸疾病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並應在外科手術前進行全面檢查。

  8、術後評估:

  術後隨訪中非常重要的檢查專案是排糞造影,迴腸袋—直腸吻合術後的患者有排便困難史,可能因為大便控制不佳、腸袋攣縮、吻合口狹窄,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引起的梗阻。

  對於評價在括約肌成形術後、脫垂修補或結腸切除術後突然出現的排便困難,排糞造影會有所幫助。排糞造影還有利於評價在修補術後未能改善的失禁症狀或確定造瘻口關閉前的大便自控情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