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性高血壓約有35%可發展為永續性高血壓,並有較高的心血管危險性。大量研究發現,隱蔽性高血壓的個體有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損傷,比白大衣性高血壓發生心血管事件危險性還大,並有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與持續性高血壓無明顯的不同。此外,隱蔽性高血壓常常被漏診,預後較差。因此,應提高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注意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當前,許多國家隱蔽性高血壓的發病率都超過8%,甚至更高,但檢出率僅為7.6%~15.7%。如僅依靠偶測血壓,可能漏診嚴重,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在依靠診室測血壓診斷的1級高血壓患者之中,白大衣性高血壓患者佔20%~30%。對於白大衣性高血壓,因為其診室血壓高,容易引起臨床醫生注意,隨訪工作容易進行。而隱蔽性高血壓患者診室血壓正常,故更容易被漏診。有報告顯示,從市區居民登記中選擇超過18歲的居民1153人,分別採用診室測量和家中測量血壓,一週測量12次。
結果發現,在一般人群中隱蔽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8.9%,白大衣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3.6%,由此提示,白大衣性高血壓的患病率低於隱蔽性高血壓,影響隱蔽性高血壓發病率可能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吸菸、飲酒、避孕藥、久坐和向心性肥胖等。最近研究結果還表明:兒童中患隱蔽性高血壓疾病也較為常見,在健康的兒童發病率為10%~15%,隱蔽性高血壓發病率也較白大衣高血壓高。還有研究認為:男孩比女孩更易得隱蔽性高血壓。在136個兒童高血壓患者中,15人患有隱蔽性高血壓,其中男孩佔19%,女孩佔5%,在年齡較小(≤15歲)和年齡較大(>15歲)者無顯著差異。
隱蔽性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血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血糖升高,心率增快,肥胖、左室肥厚、動脈硬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並常有高血壓家族史。因此即使偶測血壓正常者也應作24h動態血壓監測或堅持家中自測血壓。隱蔽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其發病可能與體位反射、血管活性物質平衡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25羥化維生素D水平、Ni水平低下、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
臨床特徵:無特殊性,但可發現隱蔽性高血壓與一般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相似,只是易被忽視。雖然患者偶測血壓正常或血壓正常高值,但仔細觀察,往往有程度不同的表現多重危險因素交織與健康者相比,隱蔽性高血壓患者的體重指數、飲酒比例、血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均顯著增高,提示隱蔽性高血壓的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隱蔽性高血壓患者中男性比例高於原發性高血壓,而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平均年齡大於隱蔽性高血壓。隱蔽性高血壓患者飲酒的比例顯著增高,平均年齡、吸菸比例較正常人高動態血壓提示異常改變。
隱蔽性高血壓及原發性高血壓動態血壓發現24h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白晝及夜間動態血壓均顯著高於血壓正常組。原發性高血壓組偶測血壓顯著高於隱蔽性高血壓組,但兩組的24h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白晝動態血壓均無顯著性差異壓正常組相比,隱蔽性高血壓組的中心動脈收縮壓、舒張壓、收縮末期壓均顯著升高,反映大動脈硬化的引數的增強指數也顯著升高。
上述血液動力學的改變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險性收縮血管因子活性增強蔽性高血壓患者血漿中血栓素(TXA)和神經肽(NPY)水平高於血壓正常組。但是低於原發性高血壓組;而隱蔽性高血壓組患者血漿中前列環素(PGI)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低於血壓正常組,高於原發性高正常組患者。經多元線性迴歸分析,隱蔽性高血壓組患者白晝收縮壓水平與TXA、NPY水平直線相關;白晝舒張壓水平與血栓素A2(TXA2)水平直線相關。隱蔽性高血壓患者血管活性物質TXA2、PGI、NPY、CGRP較正常血壓的人不同,表現為收縮性血管因子活性增高,舒張性血管因子活性降低,提示這些血管活性物質可能參與了隱蔽性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
心血管和腎臟雙重損害
隱蔽性高血壓患者的中心動脈壓增高,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均明顯增加,頸動脈粥樣硬化檢出率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無顯著性差異;隱蔽性高血壓患者的動脈硬化及其順應性下降,與高血壓患者的結果相近似。由此表明隱蔽性高血壓可引起靶器官損害,增加心血管危險性隱蔽性高血壓與全身動脈硬化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患者動脈功能的改變在高血壓診斷之前已發生,且獨立於年齡和血壓的變化。隱蔽性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內膜厚度低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但高於白大衣性高血壓患者及健康人。隱蔽性高血壓患者腎臟損害的表現為尿β2微球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高於白大衣性高血壓患者及健康人。故認為,隱蔽性高血壓可導致一定程度的腎臟損害,其損害程度與白晝血壓水平呈直線相關。
臨床診斷:兼顧血壓和並存危險因素
隱蔽性高血壓診斷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但多數表現為對應激狀況或運動有較強的升壓反應。要注意偶測血壓正常,但合併多重危險因素以及靶器官損害的患者。
血壓診斷切點
證據顯示,隱蔽性高血壓是靶器官損傷和心血管事件獨立的危險因素,對隱蔽性高血壓的診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診斷隱蔽性高血壓的標準通常是診所偶測<140/90mmHg,而動態血壓或家庭自測白天血壓≥135/85mmHg。
偶測血壓正常伴多重危險因素
研究顯示,在男性偶測血壓正常者中,出現血脂紊亂、過度飲酒者其發生率比較高。因此,對於具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男性、高齡、血糖、脂代謝紊亂肥胖、吸菸、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予以重點關注,進行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偶測血壓正常伴靶器官損害血壓正常及血壓高值者,並存在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患者,應進一步做24h動態血壓或家庭自測血壓。若動態血壓或家庭自測白天血壓≥135/85mmHg,即可診斷隱蔽性高血壓。
防治對策: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並舉首先應對患者密切隨訪,觀察其自然轉歸和對靶器官的影響。凡隱蔽性高血壓患者均應堅持治療性生活方式。對有靶器官損害的患者,應按原發性高血壓處理,在不良生活方式干預同時,聯合降壓藥物治療。注意篩查隱蔽性高血壓
繼續提高人們防治高血壓的意識,定期健康體檢,注意規範測量血壓,有適應症時應做動態血壓監測。臨床醫生應重視將動態血壓、自測血壓與診室血壓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以免漏診單純診室血壓測量不能發現的“隱蔽性高血壓”患者高危人群應該重視隱蔽性高血壓的篩查:在冠心病、腦卒中、腎病和糖尿病患者中注意自測血壓。此外,對一過性升高者也應注意檢查動態血壓和注意監測家庭自測血壓。對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特別是診所血壓已在正常高值時,應注意篩查隱蔽性高血壓
要注意藥源性高血壓在繼發性高血壓中呈上升趨勢的情況:這部分人往往在一定時間內處在隱蔽性高血壓階段。對於高危人群應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積極治療隱蔽性高血壓,提高控制率首先,針對病情采取個體化治療。常用長效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及血管擴張劑。其次,為提高治療效果,應採用優化聯合用藥方法的治療。在一般情況下,多采用長效鈣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聯合用藥,可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
重視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的早期干預:隱蔽性高血壓是高血壓的一種特殊型別,往往合併多重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心血管疾病。綜合干預對治療隱蔽性高血壓顯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據患者情況,選用抗凝藥物阿司匹林、他汀類調脂藥物、抗動脈硬化和擴血管的硝酸酯類藥物等應用。這樣不僅提高控制率,而且降低了致殘率和死亡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