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療科 主治醫師 趙偉

  消化道腫瘤高發與這三因素有關

  一想到吃,肯定與消化系統有關,駱主任說,消化系統腫瘤,從上到下依次為: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這些腫瘤一直是我國常見腫瘤,即使到了今天,這些腫瘤的發病率也在前10位之內。這些腫瘤的發生有著以下一些共同的因素:

  1、不良飲食習慣:喜食燙食。食管經常進食食物,黏膜摩擦受損,隨著年齡的增大受損時間越長;經常吃燙的食物,食管黏膜損傷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50歲以上,有吞嚥困難,就要做胃鏡排除食管癌。

  2、飲食無規律:飲食無規律,會造成胃黏膜細胞發生潰瘍,再加上飲食不潔淨,會感染一些如幽門螺桿菌之類的病菌。長期這樣,很容易造成胃癌的發生。做胃鏡可以明確診斷胃癌。

  3、大魚大肉飲食:

  (1)高脂肪飲食中的膽固醇經腸道內的細菌分解作用所形成致癌物質,長期進食高脂肪飲食,有可能導致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生。

  (2)便祕是比較常見的,一般都不被注意,高脂飲食加上便祕那就是雪上加霜,高脂飲食在腸道產生的致癌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會加重腫瘤的發生。

  (3)一般便中帶血經常會被誤認為痔瘡出血,而常常被忽略。其實便中帶血是大腸癌的最典型症狀。

  (4)大便潛血,結腸鏡是大腸癌普查最直接的手段,非常有效。

  科學飲食應避開這三大誤區

  合理的調適飲食,是腫瘤患者和家屬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但長期以來在腫瘤患者的飲食上眾說紛紜,一些人甚至步入誤區。

  誤區一:盲目忌口。民間有“發物”一說,許多患者因擔心食用後腫瘤復發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盲目忌口。駱主任表示,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發物”致病主要是由於食物中含有的激素、異體蛋白、組胺等物質導致舊病復發、面板過敏等。目前,現代醫學研究在這一領域上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證明吃了所謂“發物”一定可致腫瘤復發。而一些所謂“發物”中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等,對維持腫瘤患者良好的營養狀態有重要作用。因“發物”之說就一口不沾,似有因噎廢食之弊。故此建議,腫瘤患者不要盲目“忌口”。所謂“忌口”,是根據不同種類的疾病和症狀合理飲食。比如,肝癌患者不宜吃油膩、油炸、煙燻的食物;食管癌患者要忌粗糙、黴變的食物;肺癌忌食牛羊肉、帶魚、辣椒、韭菜等辛辣食物;胃癌忌食燻烤、油炸食物;腸癌忌食辣椒、胡椒、煎炸食物;乳腺癌忌食鹽醃及含激素食物;婦科腫瘤忌食含激素食物;淋巴瘤忌食辛辣食物等。腹水的腫瘤患者要限鹽和水;血小板較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要忌活血化淤的食物和中藥;化療後出現腹瀉的患者要忌粗纖維比較多的食物等等。

  誤區二:過度進補。有的患者經抗腫瘤治療後,體質虛弱,於是大量進補。人蔘、蟲草、靈芝、甲魚等短期內大量食用,這也是不對的。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後,食慾差,胃腸功能明顯削弱。此時大量進補,機體不能有效吸收。一旦有礙“脾胃運化”功能,會使患者食慾更差,胃腸功能不易恢復,形成惡性迴圈,反而不利於患者恢復。建議腫瘤患者初期飲食宜清淡可口,由於腫瘤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進補不應急於一時,要循序漸進。

  誤區三:減少進食。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過去和現在長久盤踞在一些腫瘤患者的心頭:吃得越好,腫瘤長得越快,應該減少進食,“餓死”腫瘤。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臨床實驗證明“飢餓療法”對腫瘤患者行之有效。但因為全身營養狀況差,體力狀況低下,不能完成足量抗腫瘤治療的患者卻十分常見。因此,“餓死”腫瘤沒有科學道理,不可取。而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才是腫瘤治療的基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