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劉喜德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的理論源於《黃帝內經》,肝升肺降對維持機體氣機升降具有重要作用,肝肺升降失常,便會導致氣機逆亂,變證由生,該理論對中醫臨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從疏肝解鬱勿忘宣肺降氣、宣肺止咳勿忘疏肝調肝兩方面說明該理論對臨證的指導作用。

  理論源於《黃帝內經》 

  中醫學認為,在機體的氣機升降運動中,肝升肺降尤其重要。如葉天士雲: “肝以左升,肺從右降,升降得宜,則氣機舒展。”,該理論源於《黃帝內經》,正如《素問·刺禁論》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之為使......從之有福,逆之有咎。”,這裡指肝的生髮之氣,於左上升;肺的清肅之氣,於右下降。肝為陰中之少陽,具木氣沖和之象,主人身生髮之氣,生機勃勃向上,旺於東方,東方在左,故其氣從左上升,所謂肝生於左,此之謂也;肺屬金,為陽中之少陰,主人身收殺之氣,旺於西方,西方在右,故其氣從右下降,所謂肺藏於右是也。正如《素問》中雲:“人身面南,左東右西,肝主春生之氣,位居東方,故肝生於左;肺主秋收之氣,位居西方,故肺藏於右”。

  肝升肺降之生理作用 

  肝升肺降對維持機體氣機升降具有重要作用。肝為剛髒而主疏洩,以升為常;肺為嬌髒而主宣肅,以降為順。肝居下焦,乃陰中之陽髒,其經脈由下而上貫膈注於肺並上絡腦,木氣升發,才能疏洩營血使之升發至心肺並上循頭面,周流全身;肺位於上焦,系陽中之陰髒,其氣肅降,才能使呼吸之清氣及由脾上輸的精微物質敷布全身,下及肝腎。肝之正常升發,肺之正常肅降,左升右降,實有關乎人身氣機的升降運動。肝升肺降如此週轉執行,促進著人體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的生理活動,氣血調暢,臟腑安和。

  肝升肺降之病理作用

  肝肺升降失常,便會導致氣機逆亂,變證由生。由於情志抑鬱,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擾,影響肝之疏洩,導致肝鬱氣滯而升發不及而致肝鬱不升。由於心情不舒,情志失暢,肝氣鬱結,鬱而化火,或腎水虧虛,水不涵木,每致肝之陽氣亢逆上竄,化火上衝而致肝升太過。外邪內傷所幹,遂致肺氣有升無降、肅降失權而致肺失肅降。

  以上可看出,《黃帝內經》中的“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的提法不是現代的解剖學概念,而是對肝肺二髒升降密切相關的生理病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其臨床意義就在於可根據病變部位來調肝治肺,使肺肝功能協調,氣機調暢,升降有序,從而達到加快病癒的目的。臨證中導致肝肺升降失常的原因很多,諸如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臟腑失和等,皆可引致肝肺機能紊亂而發病。臨證之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辨證,辨明肝肺升降的主次以及病邪、病證的性質,從而決定具體的治法用藥。下面列舉二例肝升肺降理論的臨證驗案。

  1、疏肝解鬱勿忘宣肺降氣

  患者,李某某,女,52歲,個體2013年3月6日初診。心煩、潮熱2個月,加重1周。初診症見心煩易怒,煩躁不寧,煩甚則即刻外出行走,不分晝夜,潮熱汗出,五心煩熱,胸悶心悸,口乾舌燥,乏力,寐欠佳,納可,大便乾結,1日1行,小便調。舌質紅,苔少,脈弦細數。中醫診斷:鬱病(髒燥),此為肝鬱氣滯,陰虛火旺所致,法當疏肝解鬱、滋陰清熱,方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治療之:柴胡6g,制半夏9g,茯苓10g,龍骨(先煎)30g,牡蠣(先煎)30g,炙鱉甲(先煎)15g,青蒿12g,知母6g,丹皮10g,太子參15g,桂枝3g,制大黃6g,淮山藥30g,炙甘草3g。7劑,水煎服,一日一劑。二診諸症好轉,仍有心煩,時時欠伸,宗肝升肺降之理論,於前方去知母、淮山藥,加白前10g以宣肺降氣,10劑。三診諸症悉除,病癒。

  按:髒燥為中醫鬱病的一個證型,治療上以疏肝解鬱理氣為主,正如“凡鬱病必先氣病,氣得疏通,鬱於何有?”。人體氣血執行與肺氣的運轉密切相關。肺氣不暢,肝氣愈鬱,肝氣鬱滯,肺失宣降;肝肺之氣調,則諸氣皆調,肝肺之氣亂則諸氣皆亂。該例病人初治效果不佳,後又佐以宣肺降氣之白前而起效,可見肝肺在氣病上常相互影響,這是“肝升肺降”理論的具體體現,所以肝氣鬱結之證不僅要疏肝解鬱,而且要宣降肺氣。

  2、宣肺止咳勿忘疏肝調肝

  患者,王某某,女31歲,教師。2012年9月17日初診。咳嗽4周,加重2天。初診症見乾咳頻作,少痰,咳引胸痛,咽癢聲嘶,口乾咽燥,鼻塞,寐欠佳,納可,大便乾結,1日1行,小便自利。舌質紅,苔薄,脈細數查白細胞6.1×109/L,CRP 1.8 mg/l,胸片示:兩肺紋理稍有增粗。中醫診斷:咳嗽,此為風燥傷肺,肺陰虧虛所致,法當滋陰潤肺、宣肺止咳,方用桑杏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之:桔梗10g,杏仁10g,白前10g,炙紫菀10g,陳皮6g,炙百部12g,浙貝母10g,桑葉10g,南沙蔘12g,北沙蔘12g,蟬衣6g,辛夷10g,生甘草6g。5劑,水煎服,一日一劑。二診症狀稍有好轉,但仍咳嗽頻作,宗肝升肺降之理論,於前方去辛夷,加佛手10g,陳香櫞10g,7劑,水煎服,一日一劑。三診咳嗽稍作,又以前方加減治療1周,病癒。

  按:患者已咳嗽4周,當為久咳,纏綿難解。咳嗽以肺為主,正如《醫學三字經·咳嗽》雲:“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乎肺也。”,故治療咳嗽要以肺為主。然肝肺關係密切,為氣機之樞,久咳則傷肝,金克木,木侮金,所有要肝肺同治。該例病人初治有效但效微,後又加入疏肝理氣之佛手、陳香櫞而起效,這是“肝升肺降”理論的具體體現,所以對肺失肅降之病,治肺的同時,隨證加入2-3味肝經藥,使肝氣升而肺氣降,療效更佳。

  本人臨證時體會到,素有肝鬱之人,或他病而肝鬱症狀明顯,在疏肝解鬱效果不佳時,可佐以宣肺降氣之品;而對於肺系疾病,如久咳不已,或喘哮常發,在治肺效果不佳時,可配以疏肝理氣,或清肝降火,或滋陰柔肝之品,往往療效更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