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李衛彬

  陽光燦爛,春暖花開。許多人都選擇春遊踏青,親近自然,享受生活。但要注意防止意外的發生,尤其是崴腳。  

  崴腳就是踝關節扭傷

  崴腳即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  

  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踝關節扭傷可能導致的損傷包括:外踝的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內踝三角韌帶等。

  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表現包括傷後迅即出現扭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隨後出現面板淤斑。嚴重者患足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活動。外踝扭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內翻時疼痛症狀加劇。內側三角韌帶損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外翻時疼痛症狀加劇。

  崴腳後急救

  腳踝關節扭傷後,應馬上停止運動,受傷的腳儘量不要走動,切記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再次扭傷。而在治療上,不僅在第一步急救上要下工夫,更要查準受傷程度並跟進治療。以免日後落下習慣性崴腳等後遺症。

  崴腳急救國際原則——“RICE”

  崴腳急救“RICE”原則:即休息(Rest)、冷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休息(Rest):立即停止運動,特別是不要讓踝關節運動。腳扭傷後,取坐位或臥位,不讓受傷部位負重,避免加重傷情。

  冷敷(Ice):用冰袋放在最疼的地方,每次敷20-30分鐘。在24小時內,通常需要2-3小時就冰敷一次,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冰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縮,讓組織液減少,從而達到減輕腫脹和止血的效果。

  加壓包紮(Compression):冷敷的同時或冷敷後可用彈性繃帶等加壓包紮踝關節周圍。以減少組織液滲出和下肢血流灌注,減輕患肢水腫。但不要包紮得太緊,以免阻礙血液迴圈,影響恢復。

  抬高患肢(Elevation):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揹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迴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下肢抬高一般不超過30°,以免遠端足趾長時間供血不足。

  崴腳預防原則

  1、加強肌肉韌帶鍛鍊

  平時要有意識地多彈跳,讓腳踝部位的肌肉韌帶都能夠得到鍛鍊。可以學蛙跳,或者是跳繩,注意用腳尖使力。

  2、高幫鞋比較安全

  高幫鞋的幫很長,幾乎能夠包住整個腳踝,這樣就等於是給腳脖子加了一層防護。

  3、選對鞋子尺碼

  鞋子儘量選擇最合適的尺碼,稍微大一點穿著舒服,不擠腳。如果穿著偏大的鞋,很容易就摔跤,傷到腳踝。

  4、運動前要熱身

  在正式踏青之前先做做熱身運動,把身體各個關節都儘可能地活動開。只有將緊繃的肌肉柔軟化,才能夠有效預防崴腳的發生。

  5、要集中注意力

  有時候你穿著平底鞋,也有可能會扭傷腳踝,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你走路的時候心不在焉。所以踏青時不要只顧風景,也要留意腳下,以防踏空或是踩在別的物體上導致崴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