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癌症發病率不斷升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針對一些高發癌症的預防已成當務之急。而有一部分人群值得我們倍加關注,那就是癌症患者的家屬。
第一,就目前醫學研究進展來看,癌症具有家族性的特徵
比如乳腺癌患者的母系親屬中患乳腺癌的機率較大;而胃癌患者的近系親屬中,胃癌的發病率比一般人高4倍。雖然癌症有一定的家族因素,但癌症一般不會直接遺傳,遺傳因素在大多數腫瘤發生中的作用是對致癌因子的易感性或傾向性,即在相同生活條件下的人群中,有的個體有更易發生癌症的傾向。在一定的遺傳特徵的基礎上,癌症是否形成,還取決於精神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及生活習慣等諸多後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綜合作用。
第二,生活環境相同
癌症患者及家屬居住生活在同樣的環境,比如城市居民呼吸的空氣受到嚴重汙染會導致肺癌高發。裝修產生的甲醛、苯等化學物質的毒害,居住環境內外各種輻射、噪音,家屬中吸菸者對被動吸菸者的影響,遠離自然深居鬧市,綠化稀少,空氣中負氧離子嚴重缺少等都會對腫瘤的發生起到一定的影響。
第三,生活方式相近
比如飲食習慣肉食較多、素食纖維較少,這樣的飲食習慣易患消化系統腫瘤比如大腸癌、胃癌、直腸癌、胰腺癌;進食速度快、常食燙食、醃製熏製食品等易患食道癌、胃癌。
第四,性格特點思維方式類似
長期不良情緒的持續刺激或短時間內劇烈的精神打擊都會產生應激反應,損害免疫功能,導致基因突變致癌。而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與每個人的心理素質和心態有關,而與其相關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也同樣有一定的遺傳相關性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五,易患同樣的癌前病變
比如病毒性肝炎易引發肝癌,人乳頭瘤病毒是導致宮頸癌的高發因素,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炎進而引發胃癌等,而導致這些癌前病變的病毒與細菌均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與癌症患者朝夕相處的家屬更易感染。
第六,養生理念及防範知識相似,缺乏重視防癌的觀念。
由於文化程度、專業知識、經濟狀況及社會地位不同,決定了家庭成員可能對醫學常識及防癌知識的瞭解有多有少。有人認為癌症不可預防,或沒有認識到癌症是由外來的多種致癌毒素不斷累積,人體內部的內分泌紊亂日漸加重和免疫功能不斷下降,人體的健康細胞到亞健康細胞、到癌前病變細胞再到癌細胞,直至瘤體形成、浸潤、腫瘤轉移、擴散這樣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全身性慢性疾病。腫瘤形成的量變階段,正是人們發揮主導作用,預防癌症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事半功倍的時候。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並不一定就會得癌,易感人群和癌症患者的家族成員也不是對任何癌症都易感。對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來說,完全不必驚慌失措,揹負沉重的思想包袱。
但從預防角度看,早期發現這些高發因素,並及時採取預防措施,必將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病率。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症中有1/3是可以預防的,有1/3是可以治癒的,還有1/3是可以通過治療改善症狀、延長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遠離致癌因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合理飲食,注意有針對性地選擇食用有抗癌作用的食物,選擇適宜的運動鍛鍊方法,調動體內的抗癌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最大程度地避免癌症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