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月經不調也時有發生,而調經藥如何服用也較為特殊。月經不調主要表現為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及月經前後出現的腹痛等其他全身症狀。女性的月經週期分為四個階段,即月經期、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在月經的不同階段,人的氣血表象也不同,其治療重點和用藥原則也不一樣。因此調經藥的服用時間是療效的關鍵,而且症狀不同,服藥時間也不一樣,必須適時服用。
對於月經量少的人,多由氣血虧虛、氣血不足、腎虛或精血不充引起,服藥一般選在月經結束後,用藥半個月左右;而月經過多患者主要是緣於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凝血機制不好,中醫認為氣虛統攝失控、血熱妄行,或者是血淤導致新血不能歸經所致,用藥宜在行經前以及經期;而痛經患者多由寒凝氣滯血淤引起,痛經丸是治療該症最常用的藥物,一般在經前4天開始服藥,時間為一週。
調經用藥除了按照行經時間用藥,還要根據人體的寒熱、虛實不同而有所側重,中醫最為強調和講究的就是辨證論治。下面根據月經病的不同辨證分型給大家推薦不同用藥。
1、陰虛血熱型
表現為月經先期,量少、淋漓不盡或量多勢急,色紅,經血粘稠,可夾血塊。並伴有發熱、心煩胸悶,喜冷惡熱,口渴舌燥,小便赤黃,大便乾結等症狀。需要養陰清熱,涼血調經。
推薦使用藥物:坤泰膠囊、固經丸、清經散、知柏地黃丸。
2、肝鬱血熱型
表現為月經先期或先後不定期。量可多可少,可能突然增多,或淋漓難止。色紫紅或鮮紅。質粘稠,可有血塊。伴有經前有乳房、胸脅脹痛的症狀,有煩躁易怒,口苦咽乾的症狀。以清肝解鬱,涼血調經為治療原則。
推薦使用藥物:加味逍遙丸、逍遙丸。
3、肝經溼熱型
表現為月經先後不定期或正常,經期有延長或經期間出血,經血量稍多。色黯紅。質粘稠。伴有帶下量多,色赤白或黃,伴下腹灼熱疼痛。以清熱除溼,涼血調經為治療方式。
推薦使用藥物:宮血寧膠囊。
4、氣虛型
表現為月經先期,量多,色淡紅,質稀薄。伴有疲倦乏力,少氣懶言,納差,氣短,心悸的症狀。以補腎健脾,益氣調經為治療原則。
推薦使用藥物:歸腎丸、歸脾丸、補中益氣丸。
5、腎虛精虧型
表現為月經先後不定期。量少或閉經。色黯淡。質清。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舌淡苔白,帶下清稀,面色晦暗。以補腎調經為治療方式。
推薦使用藥物:歸腎丸、婦科再造丸。
6、血瘀型
表現為月經先後不定期或正常。月經量多,經期延長;色紫黯,質粘稠,有血塊。可伴有經期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舌頭紫黯或有瘀點。主要治療方式為活血化瘀,固衝止血。
推薦使用藥物:複方益母草膠囊、桃紅四物湯加三七、茜草。
7、氣血虧虛型
表現為月經後期,量少或漸少,漸至閉經,色淡紅,質清稀。平時伴有小腹綿綿作痛,或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少華或萎黃。主要需要益氣養血調經。
推薦使用藥物:定坤丹、八珍益母膠囊、驢膠補血顆粒、複方阿膠漿。
8、脾腎陽虛型
主要表現為月經後期,量少,漸至閉經,色黯淡,質清稀,可伴體型肥胖,胸悶泛惡,神疲倦態,納少痰多或帶下量多。需要健脾溫腎,化痰活血。
推薦使用藥物:調經促孕丸、金鳳丸。
9、胞宮虛寒型
表現為月經後期,量少,漸至閉經,色淡,質清稀。伴有小腹隱痛,喜暖喜按,腰痠無力,小便清長。需要扶陽祛寒調經。
推薦使用藥物:艾附暖宮丸、婦舒丸、女金丹、溫經丸。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