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變性脊柱側彎的患者多為5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成人脊柱側彎將更加普遍。以緩解症狀為主,在能夠保證病人一定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選擇簡單、方便、小創傷的治療方法。
退變性脊柱側彎是指骨骼成熟以後,除外脊柱器質性病變因素,由於椎間盤及雙側椎間小關節等嚴重退變引發非對稱性椎間隙塌陷、椎體旋轉性半脫位或側方滑移在冠狀面上形成側凸,在矢狀面上表現為腰椎前凸消失及節段性後凸。
流行病學
退變性脊柱側彎是一個緩慢的病變過程,主要發病於50歲以後人群,較少發生於40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例為1:2,群體發病率在6%左右。多由椎間盤或小關節突退變、骨質疏鬆等造成脊柱的彎曲畸形,病變脊柱以腰段最為多見,少部分也可累及胸腰段,頂椎多位於相鄰兩個椎體之間,好發於L2-3、L3-4椎間隙,常累及2-5個節段,其腰椎出現向左或向右彎曲的概率相當。大多數側彎Cobb角<60°,常伴隨有腰椎前凸減少、椎體側方滑移及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等病變。導致頑固的腰背痛和下肢神經根症狀,可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發生機制
一般認為DS是在脊柱退變並失穩的基礎上逐漸發生的,包括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退變,肌肉和韌帶的退變等,但其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從解剖學角度分析,脊柱每一個運動節段的活動都由後方兩個小關節和前方椎間盤構成的三關節複合區域來完成。該複合區域結構椎間盤、雙側椎間小關節非對稱性退變,最終引起脊柱側彎、旋轉畸形,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出現一系列相應的神經症狀。
椎間盤退變,尤其是“真空現象”可能增加旋轉不穩定,關節突關節退變使椎間傾斜、滑移、旋轉移位,這種不對稱性退變首先導致脊柱節段性不對稱負荷的出現,繼而產生全脊柱負荷不對稱分佈,不對稱負荷進一步加重了不對稱退變,這種惡性迴圈導致側凸的進行性發展。老年人椎旁肌肉退變和脂肪纖維化也是引起疼痛,畸形和失平衡的因素。
另外,絕經期女性易發骨質疏鬆,加之椎體不對稱性負荷,極易發生椎體楔形變及壓縮性骨折,進一步加重側凸發展。骨質疏鬆不會直接導致脊柱側彎,但在加速側彎的進展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分型
1、Schwab分型系統
Schwab根據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Cobb角、頂椎位置、腰椎前凸角、椎體間半脫位結合矢狀面平衡情況等影像學資料,將成人脊柱畸形分成5個亞型,2個修正型。由於該分型是建立在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和生活質量評估的基礎上,可信度較好,且作者研究表明分型中的影像學測量資料與臨床症狀及決定手術與否之間有良好的相關性,對指導手術策略具有重要價值。
所有的患者必須滿足以下標準之一:
(1)Cobb角>30°;
(2)矢狀面或冠狀面失平衡>5cm;
(3)胸椎後凸角(T3或T5-T12)>60°;
(4)腰椎前凸角<30°並且側凸≥15°;
(5)胸腰段後凸(T12或T10-L2)>20°;
(6)腰椎後凸角(至少跨越3個節段)>10°。
表1 Schwab分型
2、SRS分型系統
Lowe等借鑑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King/Moe和Lenke分型,在主彎型別基礎上再考慮3個修正因素,即矢狀面平衡情況、腰椎退變情況和軀幹整體平衡情況,將成人脊柱側凸分為7個亞型,3個修正型。該分型主要基於影像學測量分析,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畸形定義
胸彎:頂椎位於T2-T12椎間盤定義為胸彎;
胸腰彎:頂椎位於T12-L1定義為胸腰彎;
腰彎:頂椎位於L1-2椎間盤至L4定義為腰彎;
主胸彎:Cobb角>40°且頂椎不在C7鉛垂線上定義為主胸彎;
主胸腰彎:若胸腰彎Cobb角>30°且頂椎不在骶骨中垂線上則定義為主胸腰彎;
主腰彎:若腰彎Cobb角>30°且頂椎不在骶骨中垂線上則定義為主腰彎;
若胸彎、胸腰彎及腰彎均未達到主彎標準且任意一個或幾個節段的後凸Cobb角大於矢狀面的修正型則定義為VII型矢狀面畸形為主。
3、冠狀面失衡分型
根據退變性脊柱側彎的冠狀面平衡不僅與患者的外觀密切相關,更與側彎的進展及神經根疼痛、跛行步態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以站立位脊柱正位片冠狀面失衡情況進行分型。參照Lowe等提出的成人脊柱側彎冠狀面平衡分類標準,認為冠狀面上C7鉛垂線與骶骨中垂線之間的距離>3cm即認為失平衡。
DS分型:
C7鉛垂線偏距骶骨中垂線<3cm定義為A型;
C7鉛垂線偏向腰椎主彎凹側>3cm定義為B型;
C7鉛垂線偏向腰椎主彎凸側>3cm定義為C型。
這三種分型分別採用了不同部位的全脊椎截骨的手術方法治療退變性脊柱側彎,該分型方法對退變性脊柱側彎需要截骨手術治療的病例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