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孟化

  看看下面這五種體型,你覺得哪種體型最容易被疾病盯上?

  近期美國一項追蹤14年的研究給出了我們答案:第二種。這項研究發現,根據體質指數計算在正常範圍,但存在啤酒肚的人(向心性肥胖)死亡的風險最高。

  體質指數(也稱BMI)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國人的正常值是24kg/c㎡以下。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向心性肥胖的標準,我國男性腰圍≥ 90 cm、女性腰圍≥ 80 cm的將為向心性肥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腰圍變得越來越粗。

  資料顯示,1985年~2012年,中國男性腰圍漲幅高達15%以上;2002年~2010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從25%上升到38.5%,城市居民佔多數。而最新調查發現,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數已經超過體重過輕者,而中國的肥胖人數以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高居全球第一。更嚴峻的是,中國未成年人肥胖人數增長迅速。而在現實生活中,大腹便便往往被視為“成功人士”的標誌,人們對肥胖的危害瞭解甚少。

  面對這一現狀,專家呼籲將5月11日設立為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諧音是“我要1”,最後的那個“1”代表苗條,通俗地講就是“我要瘦”。面對中國高達2億的體重超標人群,這無疑是喊出了大眾的心聲。

  不是嚇唬你,很多病和肥胖有關

  刊登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大型調查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癌風險,體質指數與17種癌症顯著相關,包括子宮癌、腎癌、膽囊癌等等。肥胖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世界性問題。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有專家預測,肥胖可能成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給人們招來一身病。

  1、癌症

  最新研究指出每增長5kg/ c㎡ 的體質指數(意味著一個身高160cm、體重60kg的人,體重增長8kg左右),那麼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以及淋巴瘤的發病率就會明顯上升。

  該研究說明肥胖與癌症呈相關性,但並非因果關係,至於肥胖是否致癌,還需加緊研究。

  2、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壓,大部分患高血脂,兩者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體重,患冠心病機率就升高14%,中風危險率提高4%。

  3、糖尿病

  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僅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會增加4倍,嚴重肥胖者會增加30倍。

  4、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大量脂肪堆積容易導致睡眠時出現打鼾、水腫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5、骨關節病

  體重過度增加對骨骼和關節是額外負擔,容易引發關節炎、肌肉勞損等問題。

  6、脂肪肝

  內臟脂肪堆積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過多脂肪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

  7、抑鬱症

  肥胖會引發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鬱症風險提高三成。

  8、不孕

  肥胖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增多,可達正常體重女性的2~5倍,繼而引發月經不調等問題,影響受孕。同時,研究顯示,體重每超過正常標準4.5千克,因各種肥胖併發症死亡的概率就會增加8%。超過標準體重50%的人,病死率較正常人增加30%,超過標準體重100%的人,病死率增加150%。

  根據體質指數劃分,超重(BMI:25~30)人群壽命減少0~3年,肥胖(BMI:30~35)人群壽命減少1~6年,而嚴重肥胖(BMI大於35)人群壽命則可減少8年。這一變化對青年人影響最大,老年期的肥胖則對壽命沒有明顯影響。

  誰是真正的肥胖元凶

  現實生活中,肥胖依然困擾著許多人。那麼,究竟“誰”才是導致肥胖的“元凶”?生命君這就帶你一一排查。

  1、主食被冤枉

  “主食能量高,吃了容易發胖”這個觀點深入人心。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研究顯示,1克脂肪產生9千卡的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質則分別產生4千卡的能量。而主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因此片面地強調主食能量高並沒有科學依據。其實,很多主食非但能量不高,還能形成飽腹感,反而有利於減肥。比如常見的燕麥、紅豆、蕎麥和黑米等。

  因為擔心能量高而不吃主食的做法非但減不了肥,反而會影響健康。如果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就會動用組織蛋白質來彌補。而組織蛋白質的分解消耗則會影響人體臟器功能。

  有研究顯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壞膽固醇會增高,患心臟病的風險更大,甚至記憶力也會下降。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人體應保持每天適量的穀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量為250~400克。

  2、缺乏運動證據確鑿

  相關資料顯示,世界衛生組織將“缺乏身體活動”列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運動不足將會造成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而這才是導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體重,還需要從吃和動的平衡上做文章。

  運動專案方面,建議最好是長時間的中、小強度運動。每天堅持45分鐘至1個小時的有氧運動為宜,比如慢跑、游泳等。此外,配合做一些力量訓練,能起到塑形和增加肌肉、強壯骨骼的作用。

  3、零食可能被冤枉

  許多減肥過程中的人聽到零食常常覺得“如臨大敵”,認為減肥就意味著節食。然而,許多人即便徹底杜絕了零食,瘦身效果卻依然不理想。或者即便短時間內能瘦,卻又迅速反彈。其實,有些人瘦不下來可能並不是因為吃得太多,而是可能因為動得不夠。要知道,肥胖絕不是由某種單一的食物或飲料造成的。

  管理體重,你該明白6件事

  1、減肥什麼時候都不晚

  雖然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嚷著要減肥的人,但實際上,大家對什麼是肥胖,肥胖到底有什麼危害,該如何科學減肥,並不很清楚。

  想要控制體重,首先要堅定信念:肥胖其實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任何時候開始減肥都不晚。

  2、每天寫減肥日記

  想減肥的人寫寫日記,把每天的飲食、運動、體重情況都詳細記下來,並注意總結,發現有哪項做得不好就及時改掉,還要設立階段性目標。比如先每天減1兩主食或走路30分鐘,下一週再減半兩肉食走50分鐘。不管多晚,他現在仍堅持每天在家附近快走三四十分鐘,每分鐘走80—100米。

  3、找伴兒相互監督

  現在美國非常流行“同伴減肥”,也就是說,和朋友一塊減肥。可能你今天不想動了,朋友的一個邀請或者一句“我這個月減了3公斤了,你怎麼樣”的刺激,都會讓你走出家門,增加運動量。

  4、管住嘴,邁開腿

  減肥沒有捷徑,但少吃多動也是有方法的。飲食一定要確保少鹽少油,做到均衡、種類多樣。快走、游泳、跑步、騎車等是較好的方式。對於體重過大的肥胖者,一次持續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為了減輕膝關節負擔,邁開腿也可以選坐位和臥位肢體運動。

  門診中因運動過量導致關節等問題的很常見。關注自己體重的人,可以去肥胖門診或找營養師諮詢。

  5、在生活細節上下功夫

  生活細節也有助於減肥,比如吃飯時每口嚼15~20下,細嚼慢嚥不但能幫助腸胃消化,還能產生飽腹感,讓人更容易感覺到飽。還可注意進食順序,飯前喝湯,接著吃菜,再吃飯,儘量用熱量較低食物填飽肚子,就不會攝入過多高熱量食物。

  6、明確減肥目的

  減肥是為了健康,千萬不能盲目,那些一個月瘦幾十斤的快速減肥廣告,確實會讓你的心癢癢,但背後必然隱藏著健康風險,必須警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