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牙周粘膜病科 住院醫師 楊彬傑

  灼口綜合徵(BMS),俗稱舌痛症(glossodynia),是一種好發於絕經期前後女性的常見口腔黏膜病。

  該病以舌部燒灼樣疼痛為主要特徵,疼痛症狀呈現晨輕晚重的時間節律性,並常常在過多說話、進食乾燥性食物、空閒休息時加重,而在工作、吃飯等注意力分散或熟睡時,痛感有所減輕甚至消失。由於對該疾病不甚瞭解,一部分患者出現恐癌心理,給其生活和工作均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

  在此,筆者將為大家揭開灼口綜合徵的層層面紗。

  1、什麼是灼口綜合徵?什麼樣的人更易罹患此類疾病?

  灼口綜合徵(Burning mouthsyndrome,BMS)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現為口腔內灼熱感或火辣辣的感覺,有被熱的食物燙過的感覺;燒灼感通常位於舌尖和舌側、舌背、上顎、脣內側黏膜。部分患者還會感到口乾,可能出現口酸、苦或金屬味覺等異常感覺。患者的進食通常不受影響,多數患者進食可以緩解灼熱不適的症狀。此類患者在口腔專科檢查時,往往並沒有明顯的異常所見,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正常。

  據研究表明,該病好發於40~60歲婦女,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後的女性容易罹患灼口綜合徵,為本病的高發人群。此外,味覺超敏者(supertaster)可能由於舌背乳頭密集而更加易感。

  2、灼口綜合徵是怎麼引起的?

  灼口綜合徵的病因目前並不十分明確。現有的研究證實,該病可能是由於一種支配口腔的神經纖維功能異常而導致神經性疼痛的出現。可能的誘發因素包括絕經期、不良生活事件(如失去工作,家庭成員生病等)等,焦慮和抑鬱等負面情緒往往會加重疾病的症狀。此外,約有一半以上的該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常常因對正常口腔結構不瞭解而陷入“伸舌自檢→恐慌→再自檢→更恐慌→舌痛加重”的惡性迴圈中。

  3、灼口綜合徵是全身系統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現麼?

  某些全身系統性疾病,例如貧血、甲狀腺疾病、神經內科疾患(缺血性腦卒中等腦血管病變)、胃腸道疾病(特別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會引起類似的口腔黏膜燒灼不適感。因此,建議患者出現此類症狀時,應及時到口腔黏膜科或相關科室就診,以進一步檢查,明確疼痛的性質或診斷。

  4、灼口綜合徵需要與哪些口腔疾病相鑑別?

  除某些全身系統性疾病可表現為灼口類似的症狀外,某些口腔黏膜疾病,例如口腔真菌感染(圖2)、扁平苔蘚、地圖舌和溝紋舌等在發病的不同階段也可出現口腔黏膜燒灼感等不適症狀,在臨床上應注意和灼口綜合徵加以鑑別。

  5、灼口綜合徵在臨床上如何治療?

  目前,對於該病尚無根治的辦法。對於此類患者,在明確診斷後,可酌情采用低劑量抗焦慮或抑鬱藥物,例如在相關科室醫師的指導下選擇性應用苯二氮卓類或三環類抗抑鬱藥等。此外,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中成藥如逍遙丸等或穴位注射療法,對該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此外,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如壓力管理、瑜伽、運動、認知療法等亦有助於症狀緩解,減輕該病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6、灼口綜合徵是否會傳染或癌變?

  灼口綜合徵常表現為慢性病程,病程可持續數年,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患者難免會產生情緒變化或出現恐癌等心理,生活中常常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口腔症狀在此不良情緒因素的作用下不但不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部分患者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

  目前國內外研究顯示,灼口綜合徵尚未有惡變的風險,也不會傳染給他人。患者良好的心態、情緒的平穩對本病的恢復或緩解均有積極的作用。如果擔心癌變,應及時就醫,避免因情緒波動而造成症狀不斷加重。

  7、灼口綜合徵的預後如何?該病可以自愈麼?

  灼口綜合徵雖然不能在短期內治癒,但有研究顯示,約一半以上的灼口綜合徵患者,在6~7年內口腔症狀會逐步改善,約有1/5的患者症狀會自行緩解,不治而自愈。

  8、生活中如何做將有助於緩解灼口綜合徵的症狀?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做如下嘗試:

  ① 積極調整心態,樂觀面對生活,及時消除不良或負面情緒;

  ②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多食一些生津綠色水果和蔬菜,例如蘋果、梨等,增加唾液分泌;

  ③ 避免過度伸舌自檢,減少對疾病的過度關注,如果擔憂應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

  ④調整睡眠和作息,儘可能保證充足的睡眠;

  ⑤ 多培養興趣愛好,多參加文娛活動,既分散注意力,舒緩了情緒,又鍛鍊了身體。

  總之,灼口綜合徵雖然難以在短期內治癒,但是經過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該病是可控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