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射科 主任醫師 陳光

  介入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面板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裝置(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具體的講,就是將不同的藥物經血管或經面板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內,改變病灶血供並直接作用於病灶,對於腫瘤是“餓死(堵塞腫瘤血管)+殺死(高濃度的抗癌藥物)”腫瘤,對於血栓則是“粉碎血栓+溶解血栓”;還可將不同的材料及器材置於血管或身體其他管道(膽管、食管、腸管、氣管),恢復這些管道的正常功能,置於血管內則恢復血流、置於膽管則減輕肝內膽汁淤積、置於食管則可改善進食、置於腸管則可恢復腸道的消化功能、置於氣管則能改善呼吸。

  介入治療的優點

  介入治療其特點是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併發症少和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一、對於需內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於: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

  二、對於需外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於:

  1、它無需開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幾毫米的面板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

  2、大部分病人只要區域性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

  3、損傷小、恢復快、效果滿意,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

  4、對於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儘量把藥物侷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後相當與外科切除。

  正由於以上諸多優點,許多介入治療方法成為了一些疾病(如:肝癌、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症、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介入診療範圍主要包括:

  1、腫瘤性疾病:如肝癌、肺癌、腎癌、胰腺癌、宮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以及肝血管瘤、肝腎囊腫、子宮肌瘤、腎上腺瘤等。

  2、血管性病變: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閉塞、血栓形成等。

  3、出血性疾病:鼻咽腔疾患引起的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嘔血、便血),肺部疾病引起的大咯血,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脾腎等臟器出血,婦產科疾患致子宮大出血、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

  4、內臟動脈瘤及動靜脈畸形等。

  5、非血管性疾病:食管、氣管狹窄,膽道梗阻(梗阻性黃疸)以及輸尿管狹窄等。椎間盤突出症、椎體壓縮性骨折、良性骨腫瘤及腫瘤樣病變等。

  6、輸卵管堵塞所致的不孕症;試管嬰兒前輸卵管積水的預處理等。

  7、神經科疾病:腦缺血和腦出血、腦血管畸形、硬腦膜動靜脈瘻、急性腦血栓與腦梗死、椎管和脊髓血管畸形及血管性腫瘤等。

  8、消化科疾病:食管良惡性狹窄、食管瘻、胃癌與胃腔狹窄、肝囊腫、胃腸道大出血等。

  9、呼吸科疾病:肺癌、肺轉移癌、支氣管胸膜瘻、惡性胸腔積液等。

  10、心內科疾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率失常、心臟瓣膜病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