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區的資料顯示,中國有3億菸民,其中近53%為男性。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數達100萬,佔全部死亡的12%。吸菸是現代社會的白色瘟疫,可顯著增加惡性腫瘤、呼吸道疾病、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發生的機會。吸菸者及被動吸菸者的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3.5倍,病死率高6倍,心肌梗死發病率高2-6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中30%—40%與吸菸有關。
菸草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250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60多種物質具有致癌性,尼古丁是致成癮的主要物質。二手菸霧與吸菸者本人吸入的煙霧相比,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更高。菸草煙霧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與心血管系統的損害直接相關。吸菸甚至可以讓心血管患者提前7年死亡。
吸菸對心血管有“七宗罪”!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VIP中心主任,心內科專家張雅君解釋說,人吸菸時會吸入大量尼古丁,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質進入人體後就會對心血管內皮系統、血脂及血液凝血功能等產生影響,繼而引發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心源性猝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總體上說,吸菸對心血管有‘七大罪狀’,一旦血管變‘黑’,諸多問題都會不請自來。”
第一,促使血壓升高
吸菸後由於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第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
俗話說,“人與動脈同壽”,如果動脈出現問題,心、腦、腎等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一旦出現堵塞後果更是不可想象,心梗、腦梗、腎栓塞、腸道栓塞都會接踵而來。
第三,誘發猝死
冠心病患者吸菸,可能促使心室顫動的發生,而這正是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導致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吸菸量越多,脈管炎越重。
第五,促使血液形成凝塊,易導致血栓
血栓病可以發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隨著血液在血管內流動,若堵塞的是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則會誘發心肌梗塞。
第六,降低人體對心臟病先兆的感應能力
尼古丁會抑制人體正常的痛感,影響人們對心臟病的“報警器”———心絞痛的感知,以致突發心梗甚至猝死。
第七,影響血脂、血糖
已有大量證據表明,心腦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第一“等危症”,血糖受損等於直接傷害心腦血管健康。
吸菸者患冠心病的風險增3倍!
此外,吸菸對心臟的影響還體現在年齡在30歲-49歲之間的男性吸菸者,冠心病的發病率比非吸菸者高3倍左右,而且吸菸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張雅君教授表示,吸菸時產生的一氧化碳,會使紅細胞攜帶和傳遞氧的能力降低20%左右,由此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吸菸還可以引起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增加血栓形成,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絞痛風險。尼古丁即菸鹼可使血管內膜受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冠狀動脈痙攣會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長期吸菸的人發生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性遠遠高於非吸菸者。此外,被動吸菸也會明顯增加冠心病發生風險。
那麼,如何有效戒菸?
一、告知他人
首先,吸菸者可告訴周圍人你在戒菸,這樣既可減少吸菸的機會,主動避開煙霧繚繞的環境,如酒吧等;另外,張雅君教授強調,醫務人員,尤其是呼吸科及心內科醫生,應首先戒菸。醫務人員吸菸尤其是在患者面前吸菸,勢必將會降低勸導吸菸者戒菸的效果。試想,一個邊抽菸邊對患者宣教或者滿身菸草味的醫生能給戒菸患者多大的信心?
二、醫生例項勸導
社群、學校、醫院醫生主動宣教、吸菸者主動了解吸菸的危害及戒菸的獲益知識,儘量用詳實的資料來說明,或者用一些吸菸有害健康的為公眾所共知的名人事件或者標誌性事件,或者用患者身邊的例項加以勸導;醫生可利用患者就診的時間以例項說明吸菸的危害和戒菸可能得獲益。
三、尋求專業幫助
吸菸者戒菸過程會比較痛苦,或可有所反覆,如有必要,應主動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或者臨床醫生的幫助,在醫生的建議下逐步進行;醫生應主動了解菸草成癮相關知識,並根據相關知識,並且積極推廣一些切實可行的心理-行為療法在戒菸中的作用;
四、制定計劃
戒菸具體實施過程中,尤其是那些中毒吸菸的患者,沒有必要一次性全部戒掉,可嘗試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逐漸減量,直至全部戒除;
五、藥物輔助
必要時尋求醫生,使用一些藥物來輔助戒菸,度過生理極期,輔助戒菸藥物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療相關製劑、安非他酮和伐尼克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些藥物時,醫生務必注意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禁忌症,另外一定詳細具體的告知患者不同種類、劑型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能顧此失彼。
最後,戒菸不但是醫生、吸菸者自身的事情,戒菸的過程更需要包括吸菸者家人、朋友、乃至整個社會的參與及幫助,即使短時間的戒菸成功,也不能掉以輕心,復吸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首次戒菸成功後加強隨訪對首次戒菸成功的人來講很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