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治醫師 辛浩琳

  什麼是疼痛?

  疼痛是機體受到損傷時發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性體驗,是一組複雜的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表現,疼痛可以是區域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反映。我們把具有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總稱為“痛症”。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面臨哪些疼痛?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因為碰撞、扭傷及其他型別的外傷而產生疼痛,也可以在不知不覺的受涼、受潮溼、過度勞累和長期不適當的工作體位後發生疼痛,另外我們身體各系統、器官的炎症或腫瘤等病變均可以產生程度不同的疼痛。

  從病程上看疼痛可分為急性痛和慢性痛,從人體的部位又可分為頭痛、頸肩痛、胸腹痛、腰腿痛等,從疼痛的來源上可分為軟組織痛、關節痛、神經痛等,上述原因所產生的疼痛絕大多數都在疼痛門診可以得到解除或緩解。由於產生疼痛的原因和疼痛本身是非常複雜的,必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到專科醫師才能分清類別,並做出一個相對明確的診斷,然後方能對證下藥。

  總體來說,困擾人們的疼痛,一般有以下七種,分別是頸肩痛,腰背痛,癌痛,頑固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痛,還有四肢關節痛,我們把這七類的病痛叫做"七宗罪":

  (1)頸肩痛

  頸肩痛是由於頸椎和周圍的軟組織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或神經根受壓區域性供血缺少,影響組織肌肉及血液迴圈,使肩頸部組織發炎水腫,此病多發生在長期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人員、電腦工作者、車衣工人等。

  (2)腰背痛

  大部分的腰背部疼痛是由於肌肉攣縮,外傷或脊柱變形造成的,但每10名患者中大約有1人是因為系統性疾病所導致的。腰背部疼痛可能出現在背部從脖子到腰部的任何一個位置,可能是一小部分,也可能擴散到很大範圍。

  (3)頑固性頭痛

  頑固性頭痛由於顱內炎症、缺氧、出血、腫瘤、機械損傷、顱神經、副鼻竇病變等神經、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種病症,對於頑固性頭痛,目前除了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外,還需要通過種種輔助手段消除疼痛。

  (4)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又名“痛性痙攣”,是累及面部限於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分佈區反覆發作性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經痛。其病因學和病理學至今還未完全研究清楚,所以,治療的目的應是鎮痛、消除症狀為主。

  (5)帶狀皰疹後遺痛

  帶狀皰疹後遺痛是指帶狀皰疹臨床治癒後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的後遺症,為帶狀皰疹誤治、失治、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使滯留在體內的病毒侵蝕破壞神經所致。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主要在於緩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質量。對較輕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則力爭促進其完全恢復。

  (6)癌性痛

  癌痛是由於惡性腫瘤破壞患者機體組織,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的疼痛,多出現於中、晚期患者,癌痛的程度除與腫瘤本身對機體的損傷情況有關外,與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有密切關係。

  (7)四肢關節痛

  指個別肢體某處的侷限性疼痛,多由區域性疾患引起;也可是近端部位疾患的感應痛或放射痛,或是全身性疾患的早期症狀。最常見的四肢痛為網球肘、跟腱痛等,多見於運動員、時髦女性、經常使用電腦工作的白領等。

  如果把疼痛分為十分,零就是完全不痛,十分就是無法承受的疼痛,那麼,如果疼痛程度是七分以上就會影響睡眠,需要用特殊手段進行治療;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就是四到七分之間,需要加以重視,除了對症治療外,還要儘量祛除導致疼痛的病因;如果四分以下,而且又明確原因的,則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使疼痛不至於加重乃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儘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或那樣的疼痛體驗,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疼痛的重視程度及危害性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很多患者對疼痛抱著一種“忍一忍”就能過去的態度。研究發現,頑固性慢性疼痛將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失調、免疫力低下,並引起各種併發症。

  從而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當疼痛使人喪失工作能力,進而使人格的獨立性受到威脅時,病人就會感到生活樂趣和意義,從而導致家庭破裂、自殺甚至危及社會。因此,出現了疼痛症狀,應該及時到到醫院查明原因。疼痛治療前,需要經過嚴格的疼痛體檢。

  對於能找出病因的疼痛,我們需要對症治療,而對於頑固性、或者病因不明的疼痛,主要以消除症狀為主,常見的體檢工具有X光、CT、MRI等,而對於一些癔病或者無法明確具體部位的疼痛,則利用紅外熱像儀等高科技手段加以診斷。體檢的目的在於明確病因,排除干擾因素,避免治標不治本的可能性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