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肛腸外科 主任醫師 傅傳剛

  案例分享:56歲的李先生前陣子因“排便不規律,排便次數多,但排便量很少”到傅主任門診就診。在傅主任親自為李先生行腸鏡檢查後,發現直腸里長了一個“大瘤子”,於是在“大瘤子”表面取了一塊活檢送病理科明確診斷。幾天後,拿到病理報告的李先生看到診斷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不是腸癌,鬆了口氣,高興地去找傅主任複診,萬萬沒想到,傅主任看到報告後說:“根據這個結果以及我在腸鏡下看到的瘤子形態,可能是大腸癌,建議手術,或重新進行腸鏡檢查評估能否完整切除瘤子後,擬定下一步治療方案。”這倒讓李先生犯迷糊了——為什麼結腸鏡活檢病理報告是“上皮內瘤變”,而醫生卻說是大腸癌建議開刀呢?
  大腸上皮內瘤變

  1、大腸腸壁分為幾層?

  想要看明白腸鏡報告上的“上皮內瘤變”,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第一個問題——“大腸腸壁分為哪幾層?”為什麼要認識腸壁的分層呢?因為簡單地來講,如果腫瘤細胞侷限於粘膜層內,則稱為“上皮內瘤變”;換句話說,若腫瘤細胞突破粘膜層到達粘膜下層,則稱為“大腸癌”。

  下面,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腸壁分幾層?

  4層

  由裡向外依次為粘膜層、粘膜下層、固有肌層及漿膜層。而粘膜層由內向外又可以分為三層:粘膜上皮層、粘膜固有層和粘膜肌層。(可簡單瞭解)

  2、什麼是上皮內瘤變?

  “上皮內瘤變”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0年提出的,應用在大腸腫瘤病理診斷領域的一個新名詞。正如上文為大家介紹的,上皮內瘤變是指:腫瘤細胞侷限於粘膜層內。需要提醒大家關注的是,按照病理學的依據,上皮內瘤變屬於大腸的良性腫瘤。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上皮內瘤變的腫瘤細胞侷限於粘膜層內的,但由於粘膜層內沒有血管和淋巴管,就如同腫瘤細胞缺少了逃出去的管道,所以不會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屬於良性腫瘤;

  同樣的道理,而當腫瘤細胞突破粘膜層到達粘膜下層時,由於粘膜下層有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就有可能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屬於惡性腫瘤,也就是說形成大腸癌了。

  大腸癌發生的過程上皮內瘤變和大腸癌的區別在於腫瘤細胞是否突破粘膜層

  這樣規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臨床醫師見癌就開刀,導致過度治療,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也減輕病人的精神和心理負擔,以免“聞癌色變”。

  3、為什麼需要手術?

  為什麼結腸鏡活檢病理報告是上皮內瘤變,而醫生卻說是大腸癌,需要開刀?能否開刀取決於腸鏡報告上的“上皮內瘤變”真的準確麼?

  “上皮內瘤變”是一種病理診斷,是否準確應當分為兩種情況:100%準確:若送檢查的標本是“完整切除標本”,也就是“把整個瘤子在腸鏡下切下來送檢”,那麼診斷基本上是100%準確。非100%準確:若送檢查的標本是“腸鏡下取出的部分標本”,也就是“從瘤子的表面抓取幾小塊送檢”,那診斷就不是那麼準確了。事實上,有很多外觀看起來非常典型的大腸癌,而腸鏡活檢病理報告卻是“上皮內瘤變”。研究表明,術前結腸鏡活檢診斷為上皮內瘤變的患者,術後證實有40%-90%的可能為大腸癌。

  為什麼報告上的“上皮內瘤變”,事實上卻是“大腸癌”呢?

  1、活檢組織太小

  腸鏡活檢使用的活檢鉗非常小,從腫瘤中夾取一小塊“比芝麻粒還小”的組織。因此,有可能不包含癌組織,病理檢查詢不到癌細胞,便只能診斷“上皮內瘤變”。

  2、腫瘤在持續變化

  “瘤子”癌變本身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或者稱為“先變大,後變壞”的過程。“壞的部分”最開始出現時“很小”,而且常從瘤子中心開始長,因此,病理活檢有時不能取到癌腫組織。

  3、腫瘤細胞

  “遮住了”腸壁分層在抓取的小塊瘤子組織中,腫瘤細胞可能破壞粘膜肌層(粘膜層的最後一道防線),使原來的腸壁分層“由清晰變為模糊”。因此,這導致病理科醫師無法判斷腫瘤是否穿越了粘膜肌層,從而只能做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這樣的診斷。所以,根據腸鏡報告上,活檢標本診斷的“上皮內瘤變”,很大部分為大腸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若腫瘤具有提示惡性的大體特徵(即“瘤子”看起來像惡性腫瘤),比如“體積較大(>2cm)、無蒂、表面有潰瘍出血、質硬”等表現,應當高度懷疑大腸癌,防止誤診為良性,從而耽誤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