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劉東昕

  現代人由於生活、工作的改變,頸、腰背部疼痛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久坐導致頸肩腰背過度勞累,椎間盤和椎旁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表現為頸肩腰背僵硬酸脹疼痛,或俯仰轉身困難。

  隨著年齡增長,疼痛發作的頻率增高、面積加大、持續時間延長、程度加重。上述症狀在久坐或家務勞動後加重,運動後反而輕鬆;受涼加重,保暖後減輕;甚至打嚏噴或者刷牙時也能誘發。

  嚴重時,一個月不敢下地;翻身時,疼痛如同腰斷成兩節,甚至打“嗎啡”才能止痛。雖然的確很難受,但往往被別人當成“裝病”,因為別人看著你走路挺好,一干活就出問題。

  除了典型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椎管腫瘤外,決大部分頸腰部疼痛是由肌肉筋膜炎引起,也叫肌肉勞損。其實質上是肌肉過於勞累,“罷工”了,要求休息。一般持續一週,休息後逐步緩解。下次再受累、受涼後,又會犯病。一般敲打、按摩、熱敷、理療、外敷、內服藥物均可短期減輕症狀,但無法根治。原因是無法剷除它的兩個病因――衰老(20歲以後,人體的椎間盤、韌帶開始老化)和勞累(伏案工作和家務勞動)。

  肌肉勞損保守治療的要點:

  1.疼痛的急性發作期主要是臥床休息(臥床管80%,吃藥、按摩、理療、牽引、鍼灸、拔罐子等管20%);

  2.平時則是改善工作姿勢、勤活動、加強頸背部和腰背肌鍛鍊(蛙泳、小燕飛)。

  建議:因頸腰部疼痛看病,做檢查後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多數是肌肉勞損,它的主要治療就是讓“罷工”的肌肉休息。

  一說到“休息”,很多病人是排斥的,“我整天在家,不上班啊”,“我工作是坐辦公室,不幹重活啊”。

  實際上,這是沒有真正明白“休息”的意義。打一天麻將、一晚上上網、長時間低頭玩手機、躺到沙發上看電視、躺到沙發上看書,等等。。。。。這都不是幹活,但是,這種習慣都會讓頸、腰部受累。“休息”是讓你的頸、腰部肌肉休息。

  因此頸、腰部肌肉勞損“無需治療”,也是“無法治療”。主要依靠我們自己的調整――注意姿勢、加強活動、肌肉鍛鍊。包括:

  1、注意姿勢: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鐘”。好的沙發和汽車座椅都是保證頸椎和腰椎的前凸。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傾約70°。平臥腰椎負荷為1.0,站立為1.5倍負荷,前傾約70°時腰椎負荷2.5倍。

  2、加強活動:30分鐘活動頸腰椎,60分鐘起來走一走。這與10分鐘的課間休息道理相通。玩電腦、手機,打牌、麻將,畫畫、彈琴,家務勞動以及開車、坐車都是常見的肌肉勞損誘因,這期間需要勤活動。

  3、肌肉鍛鍊:最好的趣味性活動是蛙泳。出水換氣時需抬頭、挺腰;而最經濟的方法是“小燕飛”。

  專家提醒:如果你出現了手腳麻木、疼痛、無力、踩棉感、大小便困難、肛門周圍麻木等情況——可能出現了更為嚴重的問題--情況惡化了,則可能需要手術。請儘早到醫生門診(甚至急診)看病。這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