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任醫師 張師前

  說到宮頸癌,相信大家不會太陌生,著名歌手梅豔芳、影星李媛媛當年就是死於此病。如果她們能早檢查,早發現此病,是很有希望治癒的。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在年輕女性中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雖然宮頸癌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巨大威脅,但是隨著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等技術的普遍應用,使得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可以實現早期發現以及干預治療。不過,我們仍然不能對這樣一個“敵人”掉以輕心,還是應該從認識宮頸癌開始,做好及時發現與早期預防工作,是對抗宮頸癌的關鍵所在,請專家為廣大女性支招,幫我們打敗宮頸癌這樣一個女性健康殺手。

  病因明確:HPV是主凶

  在目前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中,宮頸癌還是排在第一位的,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分列二三位。在女性所特有的惡性腫瘤中,宮頸癌是唯一一個已經基本明確病因,並能經過體檢、很容易檢查出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的腫瘤,而且可以通過疫苗接種來預防。宮頸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疾病,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目前對於宮頸癌的病因已經在醫學界有了明確診斷,就是HPV感染。但是,每年的門診患者中,總會有超過半數的宮頸癌患者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喪失了最佳治療機會,危及生命。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的簡稱,是一種球形的DNA病毒,能引起人體面板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它還會隨著性病中尖銳溼疣的發病率急速上升,並造成引發宮頸癌的危險。

  HPV的傳播途徑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其主要傳播途徑就是性傳播,這是一種直接傳播,還有少部分可能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途徑進行間接傳播,另外也存在醫源性感染可能,比如醫務工作者在護理時防護不當,造成自身感染等情況,不過HPV並不會通過血液和唾液進行傳播。

  如果想要從最源頭減少宮頸癌的發病,就要從避免HPV感染入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潔身自好,忠實於衛生健康道德的性生活,同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儘量在公共場合少用公共物品。

  特別提醒,我們平時使用的錢幣,同樣有傳播HPV病毒的可能,所以在我們使用完之後,應該及時洗手,避免錢幣上攜帶的病菌侵害。

  據瞭解,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HPV預防疫苗已經到了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階段,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居民也可以進行HPV疫苗注射了,這對防止宮頸癌將會大有益處。

  預防為主:篩查是關鍵

  門診上,經常有患者不解地問:“我每年都做了B超常規檢查,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弄清楚子宮是否健康,進而預防宮頸癌了呢?”其實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存在的誤區。

  平時我們體檢時所作的B超檢測,是針對子宮肌瘤與卵巢囊腫的篩查,但是這些疾病的癌變機率只有不到1/200。HPV的篩查反而被大多數女性所忽視。其實只要從有性生活開始,如果條件允許,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篩查和HPV的檢測。因為這才是導致宮頸癌的源頭。

  對於應該做篩查的人群來說,張教授建議是從有性生活開始到65歲,都應該被視為需定期檢測的年齡階段。

  宮頸細胞學或者HPV篩查、陰道鏡檢測、組織病理學活檢被統稱為宮頸癌的“三階梯”篩查方法。“如果HPV檢測為陰性,細胞學篩查也沒問題,那麼被篩查的物件可以放寬到兩年或者三年檢查一次,不必每年都查HPV,但單純的細胞學每年還是要查一次的。如果在檢測時發現宮頸有問題,這個時候一定要做陰道鏡,取活檢,看看疾病的嚴重程度。然後根據其程度再由醫生來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篩查是非常嚴格的一套程式,這樣的階梯式做法也可以盡最大限度的對患者病情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前期認識,對今後治療工作的開展以及病人的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宮頸癌防治來說,篩查是第一道堡壘。

  避免誤區:糜爛不是病

  談到宮頸癌的治療,目前有一種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很多不正規的醫院譁眾取寵,利用廣大民眾對於醫療知識的不瞭解,故意渲染一些醫學名詞,引起患者對於自身健康的恐慌,從而達到讓患者多掏腰包增加醫院收入的目的,其中宮頸癌篩查就是一個重災區。

  很多不正規的醫院,患者去了之後大夫什麼都不做,直接給宮頸照個照片,然後說你宮頸糜爛了或者其他情況,總之說的挺嚇人,讓患者一下子就沒了主心骨。其實宮頸糜爛的女性唯一能說明的只不過是她還年輕,因為絕經女性斷然是沒有糜爛的,糜爛也絕不是什麼疾病,只要細胞學HPV沒有問題,糜爛是不用去管它的,糜爛是一個週期性變化,對女性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傷害。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醫學書籍中已經沒有糜爛這個名詞了,其標準的名稱應該是宮頸柱狀上皮外移,在不同週期去看,其狀況是不一樣的。一個正常的情況被說的如此嚇人,背後還是利益推動在搗鬼。

  由此看來,宮頸糜爛連疾病都算不上,又怎麼會成為很多“醫生”口中引起宮頸癌的因素呢?所以患者就診,還是應該建議到正規醫院,避免一些誤導帶給自己的健康損害。

  確診之後:評估最關鍵

  儘管我們層層設防,但疾病還是有可能乘虛而入,如果最終還是不幸罹患了宮頸癌,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不用恐懼,做一個小的手術,把癌前病變的區域切掉,手術之後隔三個月複查一次,這期間病情可能有反覆,HPV亞型可能有改變,但不需要過分擔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即可。但是張教授特別強調,患者在治療之後如果過性生活,男方一定要戴避孕套,因為男方是感染的源頭,即使女性放環,如果男性沒有佩戴避孕套,也還是存在感染的可能性的。

  再進一步講,如果一旦確診為宮頸癌了,患者也千萬不要著急,張教授建議患者一定要找一位經驗豐富的婦科大夫做一次全面的婦科檢查,以用來正確判斷其臨床分期,然後根據臨床分期,制定治療方案。

  宮頸癌與卵巢癌、內膜癌不同,後兩者是手術病理分期,通過開刀化驗分析來決定是哪一期,宮頸癌則是臨床分期,根據病灶與周圍鄰近器官的關係來分期,一共分為四期。宮頸癌患者應該根據臨床分期來決定是手術治療還是放化療,並不是所有的宮頸癌都要開刀,有一些晚期的需要做放化療,在國內來講,原則上IIB期以內的選擇手術,之外的放化療。

  在宮頸癌的治療過程中,不僅是對醫生的一種考驗,也是對患者的一種考驗,其中正確的心態,正確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

  惡性腫瘤之所以那麼危險,因為其已經是一個不正常的生長組織了,存在著非常大的變數,每個人的個體差異,身體素質等等又不盡相同,並不是在這個患者身上可以施行的方案,放到另一個患者身上同樣可以,這就需要患者能夠有一個平常心,樂觀積極的去看待問題,當然,也需要醫生能夠儘可能從病人角度出發,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配合好治療。

  宮頸癌是否選擇開刀治療,還是放化療,完全依託於病情的嚴重等級與進展情況,以及個體的情況。很多患者都能夠對自己病情有了充分了解,化解了很多矛盾與誤解。在張教授的門診室內,一直掛著閱讀CT圖片的儀器,只有通過仔細的影像學研究與科學檢測,才能更明確病人的病情,採取對病人最有利的治療方案。

  在醫學上,開刀手術並不意味著一次治療的終點,有可能恰恰只是起點,只有通過開刀,醫生才能對病人病情有更直觀準確的認識,從而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宮頸癌就是如此,及時做完了手術,我們對病人的後續隨訪工作也是一點也不敢放鬆的。包括排除肺轉移、盆腔腹腔檢測排除淋巴轉移等情況,都是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