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疝與腹壁專科 主任醫師 湯睿

  小兒腹股溝疝的手術方式較成人簡單,只需要做“疝囊高位結紮”即可。“疝囊”是什麼?“高位結紮”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就是找到疝出來的洞口,用一根線把洞口扎住即可!小兒疝之所以不象成人疝需要進行區域性修補加強,其主要原因是兩者的病因不同。成人疝的發生大多與機體退化有關,就好比衣服穿久了、輪胎用久了會磨出洞,所以就一定要用一塊材料(俗稱“補片”),象打補丁一樣對疝洞區域性覆蓋和加強,不加強機體後續的繼續退化多半會導致復發;而小兒是先天發育異常,該關閉的通道(鞘狀突)沒有關閉,那我們就通過手術的方法手段人為地把它關上,不需要做加強修補是因為小兒本身的腹壁強度並沒有問題,後續隨著生長髮育區域性組織會進一步加強,復發的概率很小。當然人為關閉這個鞘狀突還是有技術要求的,一定要結紮到最高位,也就是貼著洞的根部扎,所以這個手術名稱叫做“疝囊高位結紮”。如果扎得不到位,只是把大突起變成了小突起,那就很容易復發了。

  目前手術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傳統的開放手術,區域性做一個2-3cm的面板切口,從外向裡分離找到洞口進行結紮;另一種是腹腔鏡手術,在腹壁打一到兩個3-5mm的小孔,使用腹腔鏡在直視下對洞口進行結紮。兩者的原理完全相同,但途徑完全不同。

  因為小孩子體積小,組織嬌嫩,腹股溝疝緊貼生殖相關結構,所以醫生都要特別精細,嬌嫩的精索可是“傷不起”的。腹腔鏡下的疝囊高位結紮術無論從操作本身、還是對小兒腹股溝疝的特點來說,都具備了所有微創手術所需具備的優點: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兒的精索發育尚不成熟又非常細小,開放手術時的分離過程容易造成損傷,而腹腔鏡手術不需分離精索和疝囊,避免了對精索的損傷,術後發生血腫少,對生育影響減小。

  第二,小兒腹股溝疝病因中沒有關閉洞口的最根部就是腹膜,這個區域的腹壁從面板到最裡面的腹膜分為七層,最終我們的結紮就是腹膜層,因此開放手術打開了實際不需要開啟的前面數層,所以對腹股溝管的創傷較大,而腹腔鏡手術不需要動前面幾層,減小了創傷、減少了疼痛。

  第三,是腹腔鏡的視角在腹腔內,較開放手術能更好地做到高位結紮,因此療效好,複發率更低。

  第四,是腹腔鏡的一貫優勢,小兒的打孔處更小無需縫合,幾乎看不到切口。

  第五,是表現為單側疝的小兒,其實有約20%是雙側,只不過另一側較小不易發現而已,開放手術無法探查對側,而腹腔鏡能夠清楚地看到對側,避免隱匿疝的遺漏以及由此帶來的二次手術。

  因此小兒腹股溝疝的腹腔鏡手術後,小兒恢復很快、無明顯疼痛,麻醉完全甦醒後就可以下床,飲食限制少,一般術後1天即可出院。目前腹腔鏡疝囊高位結紮術的唯一缺點是就是治療費用要高於開放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