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的時期,同時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期,中醫養生提倡“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俗話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坐病。”可見,夏天並非越涼快越好。
三伏天是一年養生的重要時機,最好避免“寒溼”,適宜“熱”著過。要想讓體內的寒溼之氣排出,請少量食用冰鎮的水、飲料及食物,堅持在伏天喝熱水,多晒太陽,多運動多出汗,將體內多年深入骨隨的寒溼排出體外。
空調少開 流汗健康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三伏天人體陽氣外浮,內部陰氣暗伏,人體腠理疏鬆,毛孔張開,故適度流汗有利於宣洩陽氣。如果長時間吹空調,飲食寒涼不節,就會造成陽氣損傷,出現寒氣入內,損傷脾胃,溼氣雍塞,不能排出體外,引起關節疼痛或胃腸不適。
喝冷飲不如喝熱茶
夏天,很多人會喝冰鎮飲料來消暑,但冷飲很傷脾胃。其實,熱茶比冷飲更解渴。飲用熱茶能促進汗腺的分泌,熱茶中的茶鹼對控制下丘腦體溫中樞的調節起重要作用。此外,熱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帶走體內大量的熱量和廢物,有助於體溫下降。
《壽世保元》:“夏日伏陰在內,暖食尤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夏天就應該用姜、胡椒、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食物來溫中散寒,把生薑、大棗一起煮水,調以適量紅糖,溫中散寒,健運脾胃。也可喝些大棗山藥粥、蘿蔔排骨湯等,能溫補血氣,增強體質。
涼水沖澡不如熱水泡腳
炎炎夏日,很多人貪圖涼快,偏愛洗冷水澡。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夏天溫度高,人體全身毛孔處於開啟狀態,如果經常洗冷水澡,寒溼之氣就會侵襲人體,導致風寒溼邪。
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執行通暢,促進身體氣血迴圈,增強新陳代謝,修復身體細胞,尤其適合長期在空調房工作的女性朋友。夏季泡腳水溫保持在39℃-42℃為好,感覺溫熱就行,時間在15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泡完腳後喝一點水補充水分。泡腳可以加一點紅花、蘇木、澤蘭、生地、桂枝、艾草、姜等中草藥,生陽氣。
三伏天天灸勝吃人蔘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配合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