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各種美味的粽子已經新鮮出爐,不過,這種美味食品主要由糯米制作,難免有不易消化之嫌,很多媽媽也在糾結是否給寶寶食用粽子。那麼,寶寶是不是真的不能吃粽子呢?寶寶吃粽子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知識篇:1歲寶寶別吃粽子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跟大米相比,糯米要相對難消化一些,這是因為大米的澱粉以“直鏈澱粉”為主,只有約20%是“支鏈澱粉”,而糯米的澱粉幾乎100%為支鏈澱粉。人的腸胃很難將支鏈澱粉變成細碎狀態,消化液裡的消化酶也難以與它接觸,因而人們在吃糯米制成的食物會感覺消化不良。
寶寶的腸胃功能不如成人發達,消化糯米一類的物質更是難上加難。不過,雖說糯米難消化,當對人體是無害的,寶寶並非完全不能吃粽子。如果寶寶的飲食中已經添加了鹽(通常在一歲以上),那麼還是可以嚐嚐粽子的,讓寶寶感受一下粽子這種獨特的美味,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尤其第一次吃的時候嘗試幾口即可。
食用篇:寶寶吃粽子別在晚上吃
1、口味要清淡。吃粽子最好選擇清淡一點的口味,早晨吃粽子可以配合稀粥,利於消化分解粽子的黏液。粽子本身就含過多的脂肪、鹽、糖,熱量很高,吃粽子時不要吃油膩、脂肪高的食物,做菜也不能過於油膩。可以配合清淡一點的、纖維多點的水果、蔬菜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吃粽子的時候可以搭配清爽理氣利溼的白蘿蔔、胡蘿蔔等。但是粽子最好不要搭配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一般人們吃粽子習慣蘸糖,糖對黏液有稀釋消化作用,可以保護胃黏膜、保護脾胃,在中醫講,有補益和中作用。所以蘸糖吃是可以的。
2、粽子要熱吃。在給寶寶吃粽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吃涼的粽子,因為放冷的粽子質地較硬,不僅口感不夠好,也更難消化,因此要記得先將粽子加熱了才給寶寶吃。
另外,還要注意以下這些細節:
1、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否則易引起消化不良,影響睡眠。
2、吃粽子不能放棄正餐,千萬別把粽子天天當飯吃。
3、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
4、飲用一些助消化的茶,幫助減輕腸胃負擔。
如:麥芽茶:麥芽味甘,性微溫。有消食開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麵果實積滯;麥芽以炒焦使用,對消食化積的作用最大。
山楂茶:酸而破洩,消積散瘀,善於消肉積、症塊,並能行氣活血。
製作篇:部分雜糧米代替更健康
粽子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通常以糯米以主料,包裹豆沙、鹹鴨蛋、花生、栗子、豬肉等輔料製作而成,在選購粽子的時候要注意提防“返青粽葉”:
一是看粽葉的顏色,顏色青綠且表面鮮亮的小心是返青粽葉,因為原色粽葉在蒸煮後一般顏色會發暗發黃;
二是聞粽葉的味道,原色粽葉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返青粽葉不但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建議給寶寶選購口味清淡、單一、不過分油膩的粽子,一些含有綠豆、豆沙等植物原料的粽子比較適合寶寶食用,可增加纖維質含量,幫助腸胃蠕動消化。在包粽子上,將粽子的用料做一下調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及維生素、礦物質;另外如果擔心膽固醇攝取過多,蛋黃宜減量使用,更不要用油炒。高纖、低油、低膽固醇的粽子較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