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副主任醫師 黃新成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很多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自己所患的疾病不是很瞭解,往往病急亂投醫,不僅增加了治療的費用,而且還耽誤了自己的病情。針對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患者最常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如下:

  1、我平時已經吃了加碘的鹽,怎麼還會生甲狀腺結節?

  誠然,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原因是由於碘的缺乏所致,但長期的高碘飲食同樣會通過促發體內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刺激甲狀腺組織增生出現結節。因為我們平時的食鹽中已經添加了碘,所以再長期進食含碘量高的海鮮如海帶等,也容易引起甲狀腺結節。

  2、患甲狀腺結節是開刀好還是不開刀好?

  這要根據結節的大小、B超檢查的結果和甲狀腺穿刺的結果決定。一般來講,直徑超過2cm的甲狀腺結節都建議手術。直徑在1~2cm之間的結節可試用甲狀腺素製劑治療半年左右,如果結節縮小或未繼續增大,可暫不手術,密切隨訪。直徑小於1公分的結節一般不予處理,但對B超發現有砂礫樣鈣化或穿刺發現有乳頭狀增生或質地較硬懷疑癌的結節則不管大小都必須手術。

  3、為什麼良性甲狀腺結節手術後很容易復發?

  有的人要開兩、三刀?現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結節為結節性甲狀腺腫,這類疾病病理檢查發現從病變開始就是整個腺體的病理改變,並因濾泡逐漸擴大而出現了上皮乳頭狀增生和血管再生引發結節。病程較長者幾乎整個甲狀腺都存在病變結節。因此,如果手術切除範圍不夠徹底,則極有可能殘留增生的甲狀腺組織和微小結節,而術後甲狀腺素製劑的抑制治療對殘留的病變組織影響有限,所以術後複發率較高。而且一旦復發需要再次手術,則手術的風險要比初次手術高5~10倍。現在國外對於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都採取較為積極的態度,主要病變的一側行全切除術,對側行全或近全切除術;而且,術後只要給予小劑量的甲狀腺素製劑就能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這種術式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完全避免了術後的復發,二是對於術後才被確證為甲狀腺癌的患者避免了行再次手術的風險和痛苦。但是,甲狀腺全切除術對手術的要求很高,術中要完整的解剖出雙側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以避免損傷而產生嚴重的併發症。近年來,我們醫院對於雙側瀰漫性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也採取了雙側甲狀腺的近全切除術,效果很滿意,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例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和復發的情況。

  4、甲狀腺結節手術後為什麼說話正常但感覺比較吃力?

  這主要是因為甲狀腺結節手術時為了避免損傷喉返神經,往往對它進行解剖,這樣可能會引起喉返神經的水腫或影響它的血供,以致於會出現說話比較吃力的現象。但這一現象會隨著水腫的消退和血供的恢復而在術後3個月左右逐漸消失。

  5、甲狀腺結節術後一段時間為什麼會出現手腳發麻?

  這主要是由於甲狀腺結節手術中因必須切斷某些血管,造成甲狀旁腺血供受影響或甲狀旁腺的血液迴流受阻出現淤血所致。出現手足麻木時往往可通過適當補充鈣劑如鈣爾奇D片而緩解,這一現象在術後2個月左右會隨著血供的恢復或淤血的消退而逐漸消失。

  6、甲狀腺結節手術後為什麼切口會腫脹發硬?

  這其實是術後切口正常的水腫反應所致。因為甲狀腺結節手術中要大範圍的分離切口上下的皮瓣,這極易造成切口周圍組織的水腫。特別是那些中老年婦女,因為面板比較鬆馳而且脂肪組織較多,故切口很容易水腫。出現這一情況患者不必驚慌,一般術後2個月內隨著水腫的吸收切口會逐漸恢復平整。

  7、甲狀腺手術能否不留疤痕,或遺留儘量小的疤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這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可以這樣說,手術不留疤痕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提高手術技術,使疤痕越來越小或越來越隱蔽。目前能做到的有以下幾種辦法:一是小切口手術,現在我們可以做到在頸部做一4公分甚至略小於4公分的切口完成常規手術,可以切除5公分大小的標本;二是藉助內腔鏡進行手術;三是在手術中貫徹美容觀念。當然手術切口的疤痕除了與手術有關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少數病人為瘢痕體質。一般情況下在術後2-3年後,手術疤痕會越來越不明顯,面板好的病人甚至可以基本看不到。

  8、瘢痕體質的人術後如何避免瘢痕的過度生長?

  我們的做法是:

  (1)手術切口儘量的小。

  (2)採取皮內縫合技術,減少對面板的刺激。

  (3)手術後給予小劑量放療或用同位素貼來抑制瘢痕的生長。

  (4)最近我們採取手術拆線後在我院面板科做鐳射美容治療,效果不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