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具有以下三大作用:
一、放大作用,即相同劑量的藥物在穴位注射產生的藥效,要強於皮下或肌肉、甚至靜脈注射,或者達到同樣藥效時,穴位注射應用的藥物劑量比靜脈、肌肉或皮下注射小。
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據有關研究發現,不同經穴對不同藥物反應性不同,經穴有辨別性的接受化學性刺激的性質或者說穴位對注射藥物有一定的辨識作用,這正是藥物的歸經理論表現所在,在穴位注入有相對特異性的藥物,這種藥物的性味與此經穴具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即歸於此經,就能顯著地加強穴注藥物的效應,相反,如果注射進入的藥物被識別不利時,穴位能夠減弱或者糾正這種不良效應,總而言之,穴位注射當以經絡為載體,把藥物運送到相應區域或部位,從而發揮藥物和經穴的雙向作用,使藥效得到加強,並且更迅速、持久。
三、三重作用,
(1)即時效應:在進針數分鐘及數小時內產生,多為針刺和藥物注入對區域性刺激而引起;
(2)慢效應,可在治療數小時至一天內出現,與藥物在穴區進行生物化學作用有關;
(3)後作用,是在前兩個治療效應基礎上調動和恢復患者自身的調節功能而實現。這種初期為機械刺激效應,通過經穴的傳導得到即刻效應,中期為藥物化學效應及後期的後作用效應,則使經穴與藥物的綜合作用得到發揮,這就必然使穴注後療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長,使疾病在這個較長的治療過程中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穴位注射時藥效的發生與持續,有經穴功能的參與和協調。在這個過程中,經穴和藥物的親和性、歸經性、直達性、趨病性、速效性及延長性等特殊功能,促成了穴位注射的高效、速效和長效,所以穴位注射治療簡單,可以隔天1次,也可以一週1-2次,有些甚至一月1次。
面板科常用的注射穴位及藥物並不拘泥於個別腧穴,要根據臨床辨證選經、辨證選穴、辨證用藥,中醫有“初病在氣,久病在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久病入絡為血瘀”等學說,且現今社會情志致病亦較多,在選經絡上多選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等,在選穴上常選足三裡、曲池、膈腧、肺腧、腎俞、血海、三陰交、大椎、百蟲窩等。在穴注用藥上常選用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注射液、撲爾敏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等、免疫調節劑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營養神經藥如維生素B12、腺苷鈷胺等、美白藥如還原性谷胱甘肽和一些中成藥如丹皮酚注射液、當歸注射液、喘可注射液等,可一種或幾種以一定的配比關係與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勻後進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自上世紀50年代已經開始應用,對面板病的療效也得到臨床肯定,這不但豐富了面板科臨床治療手段,其確切療效對廣大面板病患者來說更是福音,但對於其藥物種類、劑量配比關係及機理機制的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