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推拿理療科 主任醫師 付國兵

  秋漸深了,最近氣溫驟降,連日來,今年立秋以來最強一股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北方多地。隨著冷空氣到來,北方多地真正的“入秋”了。

  天氣變化大,外感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主要症狀是嗓子幹,咽喉腫痛,發高燒,同時伴有各種感冒的症狀。為何一到秋天,就有這麼多人“中招兒”呢?因為節氣的變化使給我們身體搗亂的邪氣增多了!

  具體都有哪些邪氣?

  主要有熱邪、燥邪和寒邪。秋天天氣逐漸變得舒爽乾燥,但是正午氣溫依然相當熱,空氣透明度增加了,太陽當頭照更會有種炙熱感。

  這種熱邪,會導致人體津液流失,使得經絡流通載體不足,導致防禦部隊無法到達指定作戰位置,就像運河裡面的水乾了,運兵船無法航行一樣。同時,熱邪導致津液流失,會加重乾燥的狀態,口鼻之處黏膜乾燥,使得外邪容易進入。

  熱邪,和秋天的燥金之氣結合,叫做溫燥,是秋天一個重要的致病原因。

  應該如何防止溫燥產生呢?

  中醫藥方

  中醫裡面有很多調理溫燥的方劑,比如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等,都是很經典的方子,如果需要,可以請醫生開出。

  食療

  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食療方法輔助調理,就是三豆加烏梅白糖湯,如果感覺自己乾燥,口鼻發熱,嗓子很乾,小便量變少,就可以當作飲料喝喝。

  下面介紹具體做法

  用一把黑豆,一把黃豆,一把綠豆,烏梅五個,白糖兩小勺,熬水,兩個小時後當湯飲用。但是要喝當天的,隔天的效果就不好了。

  此時搗亂的另外一個外邪,就是寒邪。

  秋季溫差較大,“寒邪”易侵襲人體,疾病因此多發。十一過後馬上就迎來了寒露節氣,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就是告誡人們應注意天氣變化,特別注重保暖,及時增減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腳,以防“寒從足生”。

  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特別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寒露過後,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面板和組織營養,並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要防寒更好補陽

  在即將到來的霜降至冬至節氣裡,食療補充陽氣最適合了。

  當歸、桂圓、生薑都是很好的食材。一早起來喝一碗生薑湯,對身體很有好處。大家還可以試著做一些滋補湯,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對補陽很有幫助。

  一旦受寒,開始打噴嚏,要怎麼辦呢?

  到太陽地裡晒,讓自己重新出汗,這樣會有一定的比率解決問題。

  一旦感覺受寒了,打噴嚏了,可以用懷山藥熬水喝。大補脾肺之氣,令氣血迴圈順暢,趁熱喝下去,有發汗的作用,散寒效果非常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