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易善永

  冬季是血栓性疾病高發季節,據統計,80%以上的心臟病與腦中風的急性發作,與動脈血栓形成有密切的關係。人體血栓形成導致腦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其他血管栓塞性疾病,輕者致殘,重者死亡。人體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有四點:⑴血管內皮損傷;⑵血流異常;⑶纖溶活力低下;⑷抗凝活性減低。冬季的寒冷天氣可從多方面影響血栓形成的這四大病因。首先,血管內皮細胞是冷損傷中最先和最易損傷的部位;其次,寒冷會使血管,尤其是小血管痙攣收縮,造成血液迴圈阻力增加,血液流速降低。此外,寒冷還可以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並且引起人體生理性抗凝活性減低以及纖溶系統活力低下。因此,人體在冬季比其他季節更容易形成血栓。在預防血栓性疾病的過程中,各種食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下食物有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與血小板的凝聚性的作用,可避免血栓形成。

  1、大蒜:大蒜中所含的阿霍烯是一種天然的血液稀釋劑,其效果明顯而持久。這種物質還可增強心臟的收縮力量,降低動脈血管的阻力,使血液迴圈通暢,預防血栓形成。此外,最近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從大蒜中分離出一種稱為蒜辣素的成分,具有阿司匹林同樣的作用。

  2、洋蔥:洋蔥中所含的槲皮酮具有神奇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凝聚,促進纖溶系統功能,從而預防血栓形成。它還能阻止自由基對動脈血管的損害,使動脈血管內壁光滑,富有彈性。此外,洋蔥中還含有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

  3、生薑:生薑中含有姜烯酚、姜烯酮,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預防心臟血管梗塞和腦梗塞,具有超過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故有“血液清道夫”之稱。實驗證明,進食牛排、乳酪和奶油等食物,能促進血小板凝聚,加速血栓形成。如果同時吃一些生薑末或姜粉,血液就會保持良好狀態,不易出現血栓。

  4、黑木耳:黑木耳中含有氨基酸、甾醇類、烏苷酸、穀氨酸、礦物質及維生素,還含有腎上腺素等多種抗血栓物質,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從而預防血栓形成。實驗證明,吃黑木耳8個小時之後,血液依然難以凝聚,其作用強而持久,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可多吃些黑木耳。

  5、蔬菜與水果:蔬菜與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及纖維素,能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蔬菜與水果所含的葉酸、葉綠素、類黃酮、β-胡蘿蔔素等,對心腦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研究表明,很少進食水果與蔬菜者,其纖溶功能較差,引發血栓風險極大。

  6、海魚:多脂肪的海魚,如金槍魚、沙丁魚、大馬哈魚等富含N-3脂肪酸,這種特殊的物質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甘油三酯含量,使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從而減少動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魚除了可以調節血脂外,還可使血中纖維蛋白原下降,並能使凝血時間延長,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7、紅葡萄酒:紅葡萄酒中所含的白藜蘆醇,能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抗血栓形成。法國派索心血管專科醫院馬丁教授對紅、白葡萄酒與白酒進行研究發現:飲用紅葡萄酒可使血小板凝集力下降,從而防止血栓形成。因此,無論吃葡萄或飲用紫葡萄汁都有預防功效。

  8、綠茶:綠茶具有十分明顯的對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其效果不亞於阿司匹林。日本學者發現綠茶中有一種兒茶素成分,與阿司匹林具有同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我國浙江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具有抗血栓作用。飲茶時也增加了飲水量,,對稀釋血液有一定幫助。

  9、橄欖油: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橄欖油可使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同時血小板釋放血栓素A也下降,從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引發血栓形成。

  此外:辣椒、西瓜、甜瓜、菠蘿、蘑菇等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在食用預防血栓食物的同時,還需要注意與血栓病發生的生活方式。

  如:1、不要過多食用脂類食物;

  2、克服不吃早餐的惡習,警惕晨間發病;

  3、積極參加有氧代謝運動;

  4、當接受抗栓藥物治療或有出血傾向時,吃抗血栓食物要適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