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兒科 副主任醫師 王愛敏

  秋冬季節是很多寶寶感冒發燒的季節。那麼在秋冬季節家長在遇到小兒發熱時,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呢?

  1、建立正確觀念。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既有利於消滅入侵的病毒或細菌,抑制病毒或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也可增強機體的應激反應能力。這些均有利於清除病原體,促進疾病的好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小兒發熱並不完全是壞事,不要太積極地採取退熱措施,反而可能有利於孩子康復,所以一般主張發熱體溫未超過38.5 ℃時不需用退熱藥(有高熱驚厥史者除外)。家長會問:如果任由其燒下去,燒壞了腦子怎麼辦?其實,發熱燒壞腦子,很多時候並不單純由發熱本身引起。因為絕大多數兒科感染屬普通內源性感染,它所致的發熱,體溫很少超過41 ℃,這類發熱並不會造成腦細胞損壞,導致燒壞腦子。至於可能累及腦部的發熱,多見於腦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情況;或是中暑時的超高熱(體溫往往接近42℃),導致腦細胞蛋白質發生不可逆的高溫變性。所以小兒發熱是否影響到腦部,主要決定於導致發熱的疾病的性質。

  2、因發熱就醫時,應配合醫生積極查明導致發熱的原因。

  而不是一味地急功近利,要求醫生快速退熱,而導致某些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主要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休克、嚴重感染或炎症的應急治療。該類藥物無抗菌、抗病毒作用,卻有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當可促進細菌或病毒感染擴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趨於好轉的感染死灰復燃,此外還有加重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熱藥物不良反應的作用。因此激素不能作為小兒高熱抗炎降溫的常用藥物。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醫生還會習慣性地用激素來退熱呢?急診兒科的醫生坦言,如果不給高熱的孩子快速退熱,很多家長會糾纏不清。

  3、勿重治療,輕護理。

  小兒發熱的家庭護理亦相當重要,此時應休息,少活動,減衣被。吃些多汁、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或水果。物理降溫是一種安全、簡便而可靠的退熱方法,可用於發熱的各階段。當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2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溫水浴,方法如下:調整室溫到25℃左右,將小兒置於比體溫低2~3℃的溫水中浸洗10~15分鐘,用大毛巾擦乾。

  4、由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儘量少輸液,少用抗生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