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靈樞·邪客》),心主血脈,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脈、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等之營養,皆賴其血液之供應,說明心臟在諸臟腑經脈中居首要地位。

  在眾多的養生方法中,我認為情志養生最重要。

  要養生,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養生

  養生不是刻意為之,養生也沒有固定程式,養生應該是心境上的修養,是順應自然的過程。《莊子·達生篇》:“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而鞭之。”養生並無定式,而是揚長補短順勢去做。就像是一個放牧的人趕著一群羊,只有當某一隻羊掉隊了,去趕一趕,整個羊群就跟上去了。

  關於養心,有“五要”:一要平常心、二要仁心、三要寬心、四要靜心、五要開心。

  養心“五要”之一

  關鍵詞是“淡”。《黃帝內經》中講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真正會養生的人,能夠做到心境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到平常即是真”,保有一顆平常心才活得真實。正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剩有僧人歷更稀。若問延年何法術,一生淡泊養心機。”

  養心“五要”之二

  關鍵詞是“仁”,仁慈、仁愛。《中外衛生要旨》有云:“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巨集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對中醫養生影響極深的儒家,在養生過程中,非常注意心理調整。“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孔子認為“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長壽之路。

  “養心立德,福壽康寧”,這些道理對現代人同樣適用。而作為醫生,更應該有一顆仁慈大愛之心。是患者成就了醫生,所以對患者要常存感恩之心。在一次遊覽五臺山時,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佛光梵音繞五臺,無邊清涼遠塵埃,但求慈航心中渡,不著袈衣亦如來。”這也是他從醫做人的準則。

  養心“五要”之三

  關鍵詞是“寬”,寬容、豁達。豁達是一種超脫,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人肯定要有追求,追求是一回事,結果是一回事。豁達是一種寬容,恢巨集大度,胸無芥蒂,肚大能容,海納百川。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卻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沈從文也好,馬寅初也好,一些偉人的跌宕起伏也好,對於人生的種種不平、不幸,都以其博大胸襟和知識學問一一涵蓋,以及由善良忠直道義所孕育的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所戰勝!

  養心“五要”之四

  關鍵字是“靜”,寧靜致遠、怡情修心。魏晉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說“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精散,此五難也。”故心靜以除五難。

  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主張調神養形、“小炷留燈”,過去所用的油燈,所能容納的油是有限的。如果燈內留三根燈芯草,則燈炷大而光線亮;如果留兩根,則燈炷較大光線亦較亮;如果留一根,則燈炷小而光線昏暗,很難辨別燈前人之面目。然而,留三根燈芯草,亮則亮矣,卻只能照明一個夜晚;留一根燈芯草,暗則暗矣,卻能照明三個夜晚。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有個極限,就像油燈內的油量有個燃燒時間極限一樣。如果大喜大悲,酗酒縱慾,則如大炷留燈,很快就油盡燈幹;如果情緒穩定,清心節慾,則猶如小炷留燈,雖不太亮,卻可長久。

  養心“五要”之五

  關鍵詞是“樂”,心情愉悅、知足常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000名65歲至85歲男女的健康情況、士氣、樂觀程度、自尊及人際關係進行了調查,在跟蹤調查10年後,研究人員發現,與非常悲觀的人相比,非常樂觀的人死於任何疾病的危險低於55%。

  提倡生活、做事要用心,但不要操心、煩心。擁有的人煩惱“失”,沒有的人憂慮“得”,患得患失,卻成憂愁。古代詩人白居易就是善於養生者,白居易大半生中,不僅仕途坎坷,而且老年喪子,他在《枯桑》中以枯桑為喻寫道“道傍老枯樹,枯來非一朝。皮黃外尚活,心黑中先焦。有似多憂者,非因外火燒。”面對常有憂愁事件發生的現實生活,他總是積極排憂解愁,樂觀以待,這大概就是被稱作“白樂天”的緣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