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運動醫學科 主治醫師 王海軍

  複發性髕骨脫位:

  如果髕骨脫位兩次以上,影響正常生活和運動,建議手術治療,手術不僅可以穩定髕骨,減少髕骨脫位的復發,而且還可以減少脫位對髕骨軟骨造成的損傷,預防髕股關節骨關節病的發生。但是,如果髕骨脫位復發間隔時間較長,甚至數年才脫位一到兩次,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也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加強股四頭肌力量練習,使用髕骨支具,儘量避免容易引起髕骨脫位的動作(比如患膝屈曲外翻或身體向健膝側轉向等),尤其是下蹲時雙膝儘量向兩側分開。髕骨脫位患者常伴有膝關節解剖發育異常,包括髕骨形態發育不良、滑車發育不良、髕骨外傾、高位髕骨、脛骨結節滑車溝距離(TT-TG值)偏大和關節鬆弛等,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活動能力和影像學檢查評估來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內側髕股韌帶(MPFL)重建、內側支援帶緊縮、脛骨結節移位、外側支援帶鬆解和滑車成形術,內側髕股韌帶重建是最主要的手術方法。

  對於骨骺未閉合的患者,我一般使用大收肌腱重建MPFL

  對於骨骺閉合的患者,我一般使用股薄肌腱重建MPFL。髕骨側使用單骨道,股骨側使用一枚可吸收擠壓螺釘固定移植物(見下圖)。準確的骨道位置和適當的移植物張力是MPFL重建手術的關鍵。

  

 

  MPFL重建術後康復計劃

  1、直夾板固定4周,可帶夾板完全負重行走,活動量要適度,逐漸地儘早脫拐;

  2、術後第一天開始進行股四頭收縮、踝泵和直抬腿練習,以直抬腿為主;

  3、術後第4天開始屈膝練習,4周達90度,6周達120度,2-3月屈膝正常。每次屈膝訓練後必須用冰水混合物冰敷膝關節周圍20分鐘,屈膝練習後關節出現腫脹、發熱為正常現象,可以通過冰敷緩解,如果腫脹明顯,可以增加冰敷次數。

  如果脛骨結節外偏較大(TT-TG值偏大),可同時行MPFL重建和脛骨結節內移術,我一般採用脛骨結節內旋移位,與單純MPFL重建手術相比,脛骨結節內側取腱手術切口延長1-2cm就可以了(見下圖,上方膝內側切口行MPFL重建,下方脛骨結節內側切口取肌腱和行脛骨結節內移)。脛骨結節內旋移位對髕股關節壓力的影響較小,術後髕股關節軟骨損傷增加的風險會較低。

  習慣性髕骨脫位:

  部分患者每當膝關節屈曲到一定程度時,髕骨就向外側脫位,稱為習慣性脫位。嚴重者無論膝關節伸直還是屈曲,髕骨都處於脫位狀態,稱為持續性脫位,患者股四頭肌明顯萎縮,下肢無力、打軟腿,蹲起和上下樓困難,甚至行走困難。習慣性髕骨脫位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股四頭肌發生了外旋,同時股四頭肌外側頭和外側支援帶攣縮,髕腱攣縮導致伸膝裝置短縮,由於手術很難糾正股四頭肌的外旋和髕腱的短縮,因此習慣性髕骨脫位的治療比較困難,嚴重的話甚至無法手術。習慣性髕骨脫位一般常見於兒童,一旦發現習慣性脫位就應該儘早手術,因為只有早期手術才有可能恢復髕骨的正常位置。手術時膝關節外側要進行廣泛徹底地鬆解,同時要進行膝關節內側緊縮縫合和MPFL重建手術,嚴重時需要聯合脛骨結節內上移位手術。習慣性髕骨脫位手術後,康復一般比較困難,一般需要練習3個月以上屈膝角度才能正常。部分患者屈膝角度大時髕骨仍會出現輕度外偏,但一般不影響正常生活和運動。

  下面是一例11歲女孩的片子,右膝發生習慣性髕骨脫位10個月左右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後7個月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和運動,屈膝30、60和90度軸位X線片顯示髕骨位置良好(上圖)。由於習慣性髕骨脫位導致髕腱短縮,術後雖然通過康復鍛鍊拉長股四頭肌(因此屈膝練習一般會比較困難,而且時間較長)而使屈膝正常,但右膝仍低位髕骨(下圖)。

  下面是一例22歲女性患者的片子,左膝習慣性髕骨脫位10年,術後7個月膝關節伸屈角度正常,可正常行走,屈膝30、60和90度軸位X線片顯示髕骨位置良好(上圖),下圖為三個手術傷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