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金黑鷹

  大腸癌的篩查在大腸癌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一般沒有症狀的人通常不願意到醫生那去進行肛門指檢、肛門鏡及結腸鏡等大腸癌的篩查;目前國內很多單位進行體檢也沒有涉及專門大腸癌篩查的計劃,然而這些檢查在預防、成功診斷和治療結直腸癌中起到關鍵作用。大腸癌篩查的時間拖延的越長,那些早期容易被切除的小息肉將會長的更大並可能轉變成癌。

  在西方和日韓等一些國家,結直腸癌的篩查已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自從1990年開始,美國癌症協會便提出了結直腸癌的篩查方案,通過修改後,將病人分成一般的、中度的及高度風險三組。篩查內容包括糞便隱血實驗、乙狀結腸鏡檢查及結腸鏡檢查。篩查方法的選擇取決於病人結直腸癌發生的風險的高低。一般風險的患者指:沒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沒有結腸息肉病史及沒有家族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癌或炎性腸病的臨床症狀的患者。中-高風險的患者指擁有上訴風險因子的患者。

  1.一般風險者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多數人屬於一般風險的範疇,對於這些人,結直腸癌的篩查應從40歲開始,通常推薦檢查的為每年一次的肛門指檢及糞便隱血檢查,及每2-3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糞便隱血試驗異常者應行結腸鏡檢查全部結腸。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結腸鏡檢查能夠觀察到乙狀結腸鏡無法達到的右半結腸,因而對大腸癌的篩查更加有效。如果你在做結腸鏡時發現結腸息肉,那麼你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因而需要更多的篩查。

  2.結腸腺瘤性息肉者的大腸癌篩查計劃

  結腸腺瘤樣息肉的人,發生多發性結腸息肉及患結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因而這些人需要更多的檢查。研究表明,結腸鏡能夠有效地預防結腸息肉病史的患者發生腫瘤。通過對這些患者進行反覆的結腸鏡檢查,其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不做結腸鏡檢查的人群減少了90%。此外,儘管結腸鏡對息肉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是大約有10%~15%的小息肉在第一次檢查時漏診。因此診斷有較大腺瘤樣息肉或多發息肉的患者需每年行結腸鏡檢查一次,如果再次檢查未發現異常,可改為每2年一次。

  3、大腸癌家族史者的大腸癌篩查計劃

  對直系親屬中患有結直腸癌或結直腸腺瘤的人,其患大腸癌的風險較沒有家族史者高六倍以上,因而需要更有力的篩查。篩查應從35-40歲開始,或者比其家屬癌症診斷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甚至更早進行檢查。篩查的頻率可以參考一般人群的篩查。如果家族中有多個直系家屬患有結直腸癌,並且一些人在很早時就患結直腸癌,那麼有可能患有一種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綜合徵,因而需要到專門的機構進行相關基因的諮詢。

  4.炎症性腸病者大腸癌篩查計劃

  炎性腸病患者需要在明確診斷8年後即開始行結腸鏡檢查,此後每1~2年需從新行腸鏡檢查一次。檢查時,應每隔10cm行結腸粘膜活的多次活檢,以尋找可能形成的腫瘤。低或高分化的發育異常,由於存在較高的癌變率,因而應行結直腸的切除。

  5.遺傳學大腸癌家族成員的大腸癌篩查計劃

  有家族性息肉病史的病人或家庭應由能夠提供合適的基因諮詢和處理的機構進行隨訪。當不能進行基因檢測時,應從12歲開始每1-2年行乙狀結腸鏡檢查一次,直到40歲。一旦乙狀結腸鏡發現息肉,並確診為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患者,因考慮性全結直腸切除術。此外,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患十二指腸息肉的風險增加,因而應每隔1-3年行上消化道鏡檢查一次。

  對懷疑患有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的患者,需從21歲開始進行全結腸鏡檢查。並且每2年檢查一次直至40歲,此後每年檢查一次。基因篩查可以幫助確定有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患者的基因突變,並應進行其他相關腫瘤的篩查。

  6.大腸癌術後患者的大腸癌篩查計劃

  結直腸癌術後患者術後每年需行結腸鏡檢查一次。一次檢查正常後,每2年複查一次。直腸癌行低位前切除患者行肛門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的次數應該增加。

  結合糞便隱血實驗及結腸鏡的篩查是早期診斷結直腸癌的關鍵,而基於最近的研究,結腸鏡在一般風險患者早期及隨訪的篩查效果更好,因而對於超過40歲的一般風險患者應及時行結腸鏡檢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