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 尹傑

  1、非手術治療的急性期病人絕對臥床10—14天,患肢墊軟枕抬高,高於心臟水平20-30釐米,避免膝下墊枕,注意保暖。

  2、床上活動時避免動作過大,禁止按摩患肢及行靜脈輸液治療,以防止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

  3、注意患肢體溫、脈搏及面板變化,每日測量並記錄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徑,並與以前記錄和健側周徑相比較,以判斷治療效果。

  4、抗凝或溶栓期間,每日按時檢查PT+INR、FIB,檢查有無出血傾向,避免外傷。

  5、經靜脈使用抗凝、祛聚或溶栓藥物時,最好選擇患肢遠端的靜脈。期間應注意有無胸痛、腰痛及憋氣等過敏症狀,出現後應立即報告主管醫師。

  6、高度警惕肺動脈栓塞的可能。若出現胸痛、唿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平臥,避免做深唿吸、咳嗽、劇烈翻動,同時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立即報告醫師,積極配合搶救。

  7、說服病人戒菸,以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靜脈收縮。

  8、進食低脂肪且富含纖維素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以減少因用力排便腹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迴流。

  9、下床活動後應指導病人正確使用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避免因彈力繃帶包紮過緊而導致區域性缺血或肢端水腫加重。

  10、對需手術治療者應按醫囑儘快做好各項術前準備。

  健康指導:

  1、康復後避免長期臥床。

  2、如需要繼續服用抗凝藥物,應遵醫囑,定期複查PT+INR。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3、鼓勵病人穿醫用彈力襪逐漸增加行走距離和下肢肌肉的活動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