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外科 副主任醫師 練磊

  炎症性腸病(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克羅恩病(CD)。IBD的發病率正在世界範圍內持續升高,近20年來,我國人們由於飲食習慣、生活節奏及環境的改變,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目前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而且此病為終生性疾病,也存在癌變概率,不容忽視。國外相關資料顯示,IB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癌變佔近15%,且在確診IBD8-10年後,癌變逐年增加0.5%-1%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腸癌的風險較非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明顯升高。外國學者研究顯示,UC患者患腸癌的發生率為3.7%;UC患者起病10年、20年及30年累計結直腸癌發生率分別為2%、8%及18%。

  炎症性腸病是終身性疾病,易復發,而復發次數會增加癌變機率;當IBD反反覆覆復發的過程中,其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現象,易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使胃腸道免疫功能異常,導致炎症的發生,甚至引起癌變。

  除上述所說的發病時間、病程長短、繼發病變等原因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繼發腸道癌變的危險因素還包括:病變部位、病變範圍、家族史等,均會增加UC患者發生結直腸腫瘤的危險性。

  因此,對於發病較早、病程較長、繼發病變、有腸癌家族史的患者,必須進行檢測,及時瞭解是否癌變或癌變的程度,早發現癌前病變和癌性病變,並及時地做好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