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冬季腹瀉的定義和病因:
秋冬季腹瀉,也稱“輪狀病毒腸炎”,是輪狀病毒經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而引起,隨著氣候的逐漸變暖,本病由30年前的秋季發病逐漸往後拖延至深冬季節甚至初春發病,具有地區流行性。近期濰坊地區發病率較高。
2、臨床特點:
多見於2歲以下,尤其是1歲以內,起病急,先有發熱、流涕類似上感的表現,體溫可達39度以上,繼之出現嘔吐數次,半天內出現腹瀉,每次大便量多,部分呈噴射狀,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臭味,略帶腥味,每日3-5次或更多,體溫多在48小時內降至正常。小兒常有體重減輕,尿量減少,面板口脣乾燥,精神差等脫水的表現,伴有電解質紊亂時可出現抽風發作。自然病程5-8天。
3、治療:
輪狀病毒寄生在小腸粘膜絨毛上皮細胞內,伴隨著大便的排除而排出體外,因此抗病毒藥物不重要,關鍵是及時補液,防治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如果精神尚好,飲食後無嘔吐,可以口服補液,如口服補液鹽,少量多次喂淡鹽水,喝小米粥或米粉,饅頭蘸菜湯等,腹脹時要考慮補鉀,如喂服加熱的鮮橘子汁。
注意飲食少量多次,忌喝奶粉,忌吃魚蝦蛋奶,保證尿量和平時差不多。如果腹瀉嚴重,精神差,伴嘔吐,應靜脈補液。注意腹痛嚴重時及時做腹部B超,以防腸套疊的發生。另外,可口服益生菌,兒瀉停,杜拉寶,醒脾養兒顆粒,蒙脫石混懸液等對症治療,促進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