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看見孩子咳嗽就給吃藥,而不是找出病因。要知道孩子咳嗽不盡是壞事,真的不需要急著「止咳」。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防禦反射。當唿吸道或其他有關器官感受到刺激(如炎症、異物)時,衝動傳至延髓咳嗽中樞,再經傳出神經指揮效應器(吸氣肌、嚥肌等),引起咳嗽,以排出唿吸道分泌物或異物,保持唿吸道的清潔和通暢。
偶爾的咳嗽對身體不僅無害而且還具有保護作用,不需藥物治療。但劇烈咳嗽或過於頻繁的咳嗽則是一種病症,常常會引起患者不適及痛苦,影響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還可能引起胸痛、氣胸、肋骨骨折、遺尿、暈厥等併發症,故此時應選用止咳祛痰藥以減輕咳嗽或使咳痰順暢。
美國兒科學會:咳嗽護理建議
一、對於咳嗽,你應該知道的
1、咳嗽是“感冒”的一部分;
2、咳嗽伴隨的痰液很重要,這一過程能夠保護肺臟減少肺炎的概率;
3、咳嗽是一件好事,是人體的“防禦”動作!咳嗽是一件好事,是人體的“防禦”動作!作為醫生,並不希望孩子完全不咳嗽。
二、家用咳嗽藥物:
目標:減少咽喉部的刺激,進而導致的乾咳。
1、3個月至1歲嬰兒:
給嬰兒溫熱果汁對症治療咳嗽。例如:蘋果汁與檸檬汁。每次可以給予5-15毫升,每天可以給予4次。注意:1歲以內的寶寶,禁止使用蜂蜜及蜂蜜水。
2、1歲以上的嬰兒:
2-5ml蜂蜜,可以作為家用鎮咳藥物。蜂蜜可以減少痰液分泌與緩解咳嗽頻率。如果沒有蜂蜜,可以使用玉米糖漿代替。
3、6歲以上的兒童:
口服鎮咳藥物來緩解咽喉部刺激。如果一時沒有鎮咳藥物,可以使用硬糖代替。
三、非處方鎮咳藥
非處方鎮咳藥物並不建議使用。
原因:沒有證據顯示鎮咳藥物對兒童咳嗽有益,同時4歲以下的兒童仍沒有研究。(美國FDA2008年)
已證明蜂蜜較鎮咳藥物更有益處。(注意:1歲以下的嬰兒禁止使用蜂蜜)
4歲以上的兒童,若決定選擇鎮咳藥物,請選擇單一成分的“右美沙芬”,並以滴劑為製藥形式的商品;右美沙芬劑量:每6到8小時使用一次。
何時使用鎮咳藥物:當咳嗽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與學習的時候,建議使用鎮咳藥物。
四、咳嗽發作與持續性咳嗽
唿吸溫水霧(例如,在密閉的浴室內,熱水花灑頭造成的水霧)。
給孩子溫熱的果汁,例如蘋果汁與檸檬汁。
3個月以下的寶寶不適用果汁。
3-12月寶寶:每次給予30ml果汁,每天最多4次。
1歲以上的寶寶:只要需要,就可以給予果汁。
原因:可以鬆弛氣道,稀釋痰液。
五、咳嗽導致的嘔吐:
對於劇烈咳嗽引起的嘔吐,請減少每次的餵養量,但增加餵養頻次。
對於嬰兒,每次餵養量不超過60ml奶。
原因:咳嗽導致的嘔吐,多數是由於胃內容物過多。
六、鼓勵飲水
嘗試鼓勵孩子喝更多的果汁或開水。
目標:保證孩子充足的水量。
原因:稀釋痰液,讓痰液更容易咳出,也讓鼻涕更容易排出。
七、空氣溼化器
如果家裡的空氣乾燥,請考慮使用溼化器。原因:乾燥的空氣導致咳嗽加重。
八、退熱藥物
對於體溫高於39.0°C的情況,請使用對乙醯氨基酚(例如泰諾林);或者使用布洛芬(例如美林)。(請家長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驚厥病史,否則這條並不適用!!!)
注意:體溫低於39.0度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重要反應!
九、避免二手菸霧
二手菸加重咳嗽。
十、返校
完全退燒後,孩子就能夠返校學習。
孩子感覺良好,即可以參加普通活動。
實際上,咳嗽與感冒不能夠被預防。
十一、額外建議—抗過敏藥物治療過敏性咳嗽
過敏藥物能夠在1小時內控制過敏性咳嗽,同樣的,也能顯著改善過敏性鼻炎。
短效的抗過敏藥物很有幫助,例如苯海拉明。
每6小時至8小時給予一次,直到咳嗽消失。
十二、愈後
病毒性支氣管炎將導致2到3周的咳嗽症狀。
有時候,孩子可能咳出很多痰液。通常痰液是灰色、黃色或者綠色的。
抗生素對咳嗽沒有幫助!
十三、就醫情況
唿吸困難、唿吸顯著增快。
哮喘發作。
超過3周的咳嗽。
你認為孩子必須就醫。
孩子的一般情況變糟糕。
兩類「止咳藥」被禁止
1、含可待因的止咳藥
長期濫用可待因,可引起依賴性和成癮性,不恰當地使用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比如極度嗜睡、意識混亂、唿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2017年初,國家藥監局(CFDA)發文要求藥企修改含有可待因藥品的說明書。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12歲以下兒童禁用可待因」(連結),「對於患有慢性唿吸系統疾病的
12~18 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除了明確標註了可待因成分的藥品外,還有一些標註了罌粟殼、複方樟腦酊等成分的藥品,也含有可待因、嗎啡的類似成分,有類似副作用。因為中成藥的管理不像西藥那樣完善,中成藥的成分也不會完全在藥物說明書裡列舉完全,所以這種藥很多醫生還會去開,藥店也有賣。
2、含異丙嗪的止咳藥
異丙嗪副作用較大,可能導致兩歲以下的孩子唿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異丙嗪)禁用於 2 歲以下兒童,禁止作為鎮咳藥物來使用。
異丙嗪經常被混在中藥止咳藥物中來使用,最常見的有:
(1)傷風止咳糖漿
(2)複方桔梗枇杷糖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